最近家里老旧小区改造,借着这个机会忽悠我妈把家里的东西扔一扔。
还买了几本关于装修的书,看评价都推荐《小家 越住越大》。
家的不等式
首先是概念上几个“不等式”,这些概念的认知还是很是冲击力的。
- “设计师”不等于“居住者”
确实,设计师并不是最终长期住的人。国内国外都有旧屋改造的综艺,改造的一般都是小屋子,改造的时候好像方方面面都考虑了,但是,住过一段时间之后呢?往往与设计师的初衷大相径庭。
- “房”不等于“家”
有房不等于家,没房也不等于没有家。出租屋也可以营造出家的感觉。
- “住得更大”不等于“住得更好”
罗胖说“体面”时说过,多少别墅里住户的穿的用的,毫不“体面”。大当然好,但不是只有有了大房子才能“好”。
- “家的面积”不等于“家的容积”
二维和三维,这个在其他的收纳整理课也有学到。对我家而言,空间已经大面积利用了,每个屋里都有顶柜……简直了,问题是里面是什么,都没人知道。抽屉也是,家里的抽屉多少年没用过,然后东西都在外面扔着。
一起给家减减肥
第二部分,给家减减肥,作者用“从一只旅行箱开始收纳”,比喻刚刚到一个城市求学、工作、发展,到后来买房,物品从1只旅行箱,增加到了300个登机箱。
我成长的背景,虽然物质发达和今天无法比,也已经是从没饿过、从没短过什么的时代。可是,我的父母、我受到的教育(比如学雷锋)都是物质短缺时代的思维方式,什么都是宝,什么都舍不得扔,什么都捡。直到现在,这种观念已经象基因一样,深深烙进血液中了。
我妈去旅馆拿出来一大堆品相特别差的浴液、梳子,看到我就扔了。可是,我自己去酒店,也拿出来一大堆只是品相略好的浴液,直到今天我也没舍得扔。这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嘛?每次想到这里,我都觉得无比悲哀。
我家里我妈从老家拿回来的东西,我弟从顺义店里、出租屋里拿回来的东西、货品。都是好东西……放在一起,家越来越小。
我从小没有过离开家的经历,没有过1只箱子开启人生的经历。
对我来说,我的理想是,能不能逆向,从300个箱子回到1只箱子。有一天,我可以只有一只箱子,装着我所有的东西,没有任何牵挂的远行。
理想和现实,目前还差300个箱子的距离吧……
收纳
前一章讲了扔扔扔,这里开始讲收纳了。
这章值得记住的是:收纳空间统计。
这个需要动手,首先要有个家的平面布局图。话说,我讲陈列一直在说《两图一表》,布局图是核心,我家竟然没有布局图!这个,本周要做一个。
有了布局图,打印2张,把收纳的位置标黄、都剪下来,放在一起看有多少。讲真,我家的收纳空间比例真不低。也都是立体的,还是东西太多太多太多了。光说没用,还是要做一下。
然后是四节原则:
- 各处均布,就近原则
- 占地12%
- 立体集成
解决方案是:单品收纳家具,集成壁柜
消除厚重感:可以用浅色家具、入墙、隐形。- 二八原则:露20%,不露的八成
这部分得到的启示是,书柜是否应该装个门,全露着太乱了。电视柜也是玻璃面,下面一点不能藏。
小容器,大智慧
前面说的是家具的收纳,这里说收纳的细节。
- 统一容器
尺寸统一
款式统一(反面教材:好几个不一样的抽屉柜很杂乱)
易补货:品牌稳定、款式经典、价格适中
关键词:方型优先、易于叠放、外表精致、一目了然、多处通用
品质别太LOW,案例:无印良品VS小粉塑料筐。
这确实是最实用的,只要放进统一的容器立刻就清爽了。
这里给的案例是:鞋子不用原来的盒子,用统一的;浴室不用浴液的原瓶子,用无印单品那种。
春节我买了几组抽屉放在衣柜里,好用到爆。之前的分栏只能把衣服叠着放,还放不下小东西,换成一样的抽屉后,学习用品、内衣都放下了。
缺少贴标签的行动力
-文字标签>图型标签
作者大声呼吁快去贴标签!直接建议用文字标签。
原则:简单直白、字写大点
后半部分
在后半部分,作者从玄关、客厅、厨房、衣帽间、化妆台,分别给出了建议。
内容最详实是厨房和化妆台,果然是女人啊。最后还给出了家务活如何优化。
先学到这里。
小结
整体更多是一本“整理收纳”书,之前的收纳书大多是日本人写的,这本书也借鉴了一些日式的理论、实践,相对更贴近中国人的生活。
待办
- 制作布局图
- 计算收纳面积
- 书柜装个门
- 电视柜换能收纳的
- 买鞋盒子
- 买浴室瓶子
- 贴标签
6341-尚涛易捷北京
橙子学院码字岛作业
2017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