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顺应知识付费的潮流,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工作之余,不断学习,不断提升…
报了新媒体实战训练营、写作训练营,个人品牌打造、海报设计、价值变现等课程,不停地学,不停地输入,每天有很多东西要学,每天很多事要做,却发现越学越焦虑,越忙越乱,整个人状态都不好了…
职场上,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惑,每天都有加不完的班?做不完的事?每天忙忙碌碌却无所收获?兢兢业业却效率低下?任劳任怨却与升职加薪无缘?
职场外,你是否也想趁年轻、多学点东西?想利用业余时间提升自己,却总是抽不出时间?
生活中,你是否总是忙忙碌碌,却无法平衡工作和生活?幸福指数连连下降?
这些都是因为你的时间管理出了问题。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时间最稀有、最特殊、最残忍。时间租不到、借不到、买不到,无法调节,无法贮存,无可替代。是一切事物所必须,也是所有高效人士所看重。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如何高效运用时间,把一天活成48小时?近期我研究了年入千万的Angie老师的时间管理,把学到的一些精华分享给大家:
时间管理第一步,是记录你每天的时间利用情况,做好时间分类。
一、常态时间。
含义:上下班通勤、午休、吃饭时间,每天重复做的事情等。
用法:
1.听音频。
a.提前准备好时长、内容合适的音频(简单轻松)。
b.听完整理3点感悟(到单位或回家)。
2.模板化。
把每天固定要做的事整理成模板,直接填模板。如每天/每周/每月/每年计划、总结、统计上报表格。
3.健身
一个人能在有限时间里完成大量事,精力跟上真的很重要,而持续锻炼,就是精力的保障。
二、动态时间
含义:变数较大的时间。
用法:准备PlanB计划。
例如客户失约、会议取消、计划有变,果断开启B计划。
三、黄金专注时间。
含义:可大段专注的时间(30分钟以上)。
用法:
1.找到一天中的黄金专注时间。
如早起,上班时间,晚上学习。
2.按照任务清单执行,每天先做最重要的3件事,做完打勾。
3.时间有盈余,再做次重要的事,一天空出30%留白时间,应对突发状况。
4.一次只做一件事,为每个任务设定完成截止时间。
5.遇到难题,毫无进展,不要死磕,先放一放,做其他事,再想其他方法解决。不要追求完美,记住“完成比完美重要”!
6.从自己感兴趣的开始,先易后难,不要一开始就做很难的事。
7.采取渐进式强化。
逐渐增加每次专注时长,或逐渐增加专注次数。
注意:1.手机调静音;2.准备本子和笔,脑中有灵感随时记录下来,先不处理,忙完手头工作再处理;3.被打扰,先记录下手头的事进度,方便忙完回来迅速进入状态。
四、碎片化时间。
含义:排队,等朋友,开会前,课间休息等。
用法:
3分钟:
a.听“逻辑思维”1分钟音频。
b.准备工作材料、笔、纸等。
c.养成一个微习惯。工作1小时,起身喝水、伸懒腰、揉眼睛、来回走动。
5分钟:
a.写当天计划,检查计划完成情况。
b.浏览主要社群信息,集中回复消息。
c.用印象笔记整理一部分资料库。
d.处理一份邮件。
e.观摩一个榜样的朋友圈。
f.思考。
10分钟:
a.阅读。之前收藏的微信公众号文章一篇。
b.写作。构思一篇文章,写下框架。
c.列一个简单的清单。如读书清单、电影清单、公众号爆文清单。
15分钟:
a.听音频。得到、喜马拉雅、Ted。
b.阅读。阅读几页,并做小结。
c.文案。构思一份文案框架,着手写文案。
注:15分钟,接触知识10分钟,剩下5分钟从3个维度,对学到的知识总结,形成闭环。
五、暗时间
含义:没有觉察到的时间。
a.生活常态时间(如刷牙,洗脸,吹头发)。b.状态切换时间(从a到b任务切换)。
c.进度条时间(计划一个小时,3小时毫无进)。
用法:
1.听音频。吹头发,洗澡,跑步时同步进行。
2.构思文章。养成随时构思文章的习惯。真正下笔时,一个小时之内就可以写完。
3.发散思维。创造力不同于专注力,在零碎放松时间就可完成。
六、无效时间。
1.情绪化时间。
限制情绪化截止时间,比如10分钟, 到时间后迅速转移注意力。
2.无所事事时间。
直接拿出任务清单挑一件事来做。
3.刷屏时间。
提醒刷屏10分钟。
七、早起
1.写晨间日记。
昨日小结,今日计划。
2.写作。
早起后迅速看一眼灵感库,容易产生灵感。
3.阅读。
找适合早晨读的书,读20分钟,留10分钟,写几句总结。
4.不刷朋友圈,回复信息。
时间管理第二步,陆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