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范蠡辅助越王勾践,为其出谋划策,千辛万苦,竭尽全力奋斗了二十多年,终于帮着勾践灭掉吴国,报了当年被困守会稽山的深仇。并出兵淮河以北压倒了齐、晋等国,对中原各地发号施令,又以尊崇周天子为名,成了天下的霸主,范蠡自己也当上了越国的上将军。

胜利回国后,范蠡感到自己在这种名声太大的情况下,很难确保长久平安无事,而且他看透了勾践这个人只能与他同患难,而不能同他共安乐。于是,他便写了一封信向勾践告辞,带着那些轻便的金珠玉器和他的一些亲信仆从乘船渡海,从此一去不复返。

范蠡渡海来到了齐国,改名换姓,自称叫作鸱夷子皮,在海边耕田劳动。父子几个人辛辛苦苦地创置家业,没过多久,就积起了几十万的家产。齐国人听说他能干,就去请他做了齐国的宰相。范蠡感慨地说:“在家为民就能积起千金,在朝为官就能位至卿相,作为一个平民,这已经达到顶点了。过久地享受这种荣誉,是没有好处的。”于是,他交回了相印,把他的家财全部散发给他的朋友和乡亲,又带着一些贵重的宝物悄悄地离开了齐国。

随后,范蠡来到了陶县,他认为陶县地处天下的中心,是个贸易往来货物集散的枢纽,如果在这里做买卖肯定可以发财。于是他就自称陶朱公。父子几个人重新在这里耕田放牧,买进卖出,准确地把握行情,以追求十分之一的利润。没过多长时间,又积累起了数以亿计的资产。陶朱公的名声传遍了天下。

对此,司马迁接着写道:“范蠡三次搬家,三次都能扬名于天下,所以他不是随随便便地迁移,而是每到一个地方,一定要能够在那里成名。范蠡最后老死在陶县,因此世人都称他为陶朱公。”

范蠡三次迁居,迁到哪里都能名声显赫,流传后世,其富贵的一生正印证了那句古语:“富能富人者,欲贫不可得;贵能贵人者,欲贱不可得;达能达人者,欲穷不可得。”汉朝的梅福说得好:“存人所以自立也,壅人所以自塞也。”就是说,帮助人家,结果还是帮助了自己,阻碍别人路的人,最后还是把自己的路堵塞了。其实,这遵循的正是善恶有报的因果法则。我们由此可以推而广之地说,你对他人好,就是对自己好,你对他人不好,就是对自己不好;你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你冷落他人,就是冷落自己;你与人为善,就是与自己为善,你与人为恶,就是与自己为恶等等,不一而足。然而,现实中有太多的人不明这个事理,他们起心动念就首先希望甚至要求他人对自己赋予更多的善意、善言、善行,渴望上天赐予自己更好的福报,这当然是徒劳的,因为这些人违背了因果法则的逻辑关系。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一个人如果能践行《孟子·尽心上》中倡导的这一理念,他定能创造出如隋炀帝杨广所说的“我本无心求富贵,谁知富贵迫人来”的美好人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事情不是不能解决,而且双方互不想让,总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而双方只要互相退让一步,就能海阔天空...
    留苏阅读 1,954评论 2 3
  • (1) 单位门口有个水果摊,摊主是个年轻人。水果看上去挺新鲜,价格跟超市里差不多。 早晨出门时,女儿说想吃樱桃。下...
    二北阅读 294评论 0 1
  • 人生路上,要学会善待他人,也要懂得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可以让人生走得更远;善待自己,可以让生命活得滋润。无论是善待...
    一代天娇1314阅读 722评论 0 0
  • 群里热传着一段心灵鸡汤,感觉很不错,分享给大家。 我选择忍让,不是我退缩,因为我明白,忍一忍----风平浪静,让一...
    武际金阅读 1,507评论 0 10
  • 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的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对人恭敬其...
    凌森阅读 20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