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香的回忆

鱼香的回忆

叶竞妍

      路过一户人家,飘出一阵煎鱼的香味,不禁回忆起上世纪六十年代家乡小县城。

那个年代,鱼是没有个人出售的。要买的话,只能到县水产公司门市部排队。而那里通常是大门紧闭,谁也不知道什么时间会有鱼卖,只有门前有时会出现一些歪歪扭扭的破篮子、破筲箕乃至于破砖头排在那里,宣示着它的主人的排位。一旦后面河里运来了鱼,人们立刻奔走相告,小县城就像传了鸡毛信似的,那些破篮子破筲箕破砖头的主人飞快地来到门市部门前,吵吵嚷嚷,你推我攘。这个说,“我老早就过来挨了队,这个篮子就是我的”;那个喊,“我昨天就来了,你看,这个砖头就是我放的!”吵闹一阵之后,如果各自妥协退让的话,今天就没有闹剧上演。等到鱼终于装卸完了,内部人把关系户的挑挑拣拣留足了,这才打开两扇门,外面的人又一阵骚动,纷纷向掌秤的人献上讨好的样子,表示自己是规矩排队的。人人都努力伸长脖子朝里望,营业员拿大铁锹把散落的鱼铲拢来,对叫叫嚷嚷已是司空见惯,表情木然地喊道,“都排好队!个个都有,每人两斤!”

今天是一拃长的黄古鱼,价钱是固定的,两毛钱一斤。我手里捏着五角钱,排在队伍中间,期盼的目光不时地往里看。这个门面有十几块门装在门槽里,但他们只打开两三块,门口放着架子,阻挡着拥挤的人群。有人乘乱插队,后面的就喊“排队啊,不许插队!”插队的依旧插队,瞅个空子就买了,在众人愤愤不平的眼光中扬长而去。而我这种老实无能又不灵活的,只有规规矩矩排队,直到轮到自己。

而有的人就灵活多了,如我的一个大我三岁的哥哥,只要他去买,基本上不用排队的。他并不是硬性插队,而是站在前头虚张声势地嚷嚷着,“大家都排好队,不许插队啊!······”做出维持秩序的样子,卖鱼的和买鱼的都乐于有一个人站出来主持公道,哪怕他是个孩子。于是乎他仿佛就成了“队长”,在那里吆三喝四的。但他没过多久,瞅了个空子,就把自己的篮子递了过去。往往别人看在他维持秩序的份上,多卖半斤给他,这样,他的5角钱就用完了。给他称了之后,营业员要他还尽一点义务,继续维持秩序。他口头答应着,不一会,就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了。“我的到了手,还管你个鬼”!对他的能耐,大人们总是交口称赞,我只有自觉形秽。

鱼买回来后,又帮着掐去鱼肠,母亲教我掐住鱼背上的角,另一只手捏着一只边角下按,鱼嘴就张开了,掐着鱼嘴,右手掐着鱼腮这样顺手一拉,连腮带肠一串给拉了出来。如果是小鲫鱼,就拿刀剖肚子。母亲告诉我,将鱼头朝内,剖开后用刀尖挨着腮部掏出鱼肠,小心别把鱼胆弄破。最后,就是去河边洗鱼了。常常是顺带挑一担水或者还有衣服一起拿到河边清洗,这才算完成了任务。至于煎鱼的事,那就归母亲了。现在想来,煎鱼也是很累的事。矮矮的土炉子,又要煮饭又要炒菜,怎么弄得过来?而油是要计划的,每人4两一个月,根本不敢多放油,真不知当时母亲是怎样煎鱼的。我放学回家,就嗅到了鱼香。

那天,好几家都买到了鱼,也都开了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鱼香的回忆 路过一户人家,飘出一阵煎鱼的香味,不禁回忆起上世纪六十年代家乡小县城。 那个年代,鱼是没有个人出售的。...
    张四白阅读 1,287评论 0 0
  • 话说以前我们奶奶辈的人为何不擅自改嫁?仅仅就是三从四德封建意识浓厚吗? 我外婆30岁不到,外公就染病谢世,留下俩孩...
    田田爱花阅读 4,158评论 0 1
  • 我有一位认识了15年的朋友,相貌清秀、脾气温和,从小就是老师眼中的乖乖女好学生,属于那种老师说往东绝对不会往西的。...
    Eleven不加V阅读 11,085评论 42 141
  • 跨年夜的原计划是十点四十五安心开始看直播,和爱豆一起跨年。结果被不速之客扰乱心情,以及直播超卡,最后想做的事都没做...
    以为你是雨天不来阅读 1,339评论 0 0
  • 小说家的妄言,小说家的手法,当年关公温酒斩华雄,不见战争,只闻鼓喊声和诸侯的表情,关羽就提头来见,而其酒尚温。无此...
    思颖splendid阅读 83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