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妈妈思思聊到了最近的不良情绪。思思的孩子两岁多,因为自己工作的原因,现在是由婆婆帮忙照顾。可是最近发现孩子跟婆婆学的很像,婆婆爱抱怨,孩子跟婆婆学着抱怨爸爸,甚至浓重的乡音都学得惟妙惟肖。思思觉得太可怕了,自己的孩子怎么能像婆婆这样负能量满满。虽然也试着理解婆婆现在的抱怨跟她不幸的人生经历有关,但涉及到自己孩子的未来,还是忍不住情绪大爆发。思思有照顾自己情绪的小妙招,抄经、打坐、站桩、把事情写下来等等,平时用过都非常有效,同时自己还积极的参加育儿课程,非常努力和好学的妈妈。可这次就是过不去了,失眠、便秘、提不起精神,整个人都不好了。
怎么办呢?
介绍两个自然科学中的概念,
快变量和慢变量。
我们站在海边,你看到潮起潮落,如果问你海上为什么会有浪呢?
你可能会说,有风,无风不起浪。
其实我们在地理课本里都学过,潮汐的变化是由月球(以及太阳)的引力导致的。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
这里快变量就是海上的风,而慢变量就是天体引力。
那到底哪个变量起的作用大呢?
哪个变量是更本质的原因呢?
不言而喻。
慢变量
那我们来看看养育孩子。
思思说孩子学婆婆的样子是快变量还是慢变量?
显然是阶段性的快变量。
那养育孩子的慢变量是什么?
父母的基因,我们居住城市,大的人文环境和自然资源,人类社会的发展等等。
这些可能才是对孩子人生起决定性作用的变量,就像天体引力对潮汐的影响。
我们不要因为这些问题太宏观就忽略了。
一个孩子是妈妈带还是婆婆带可能差异并不大,而一个孩子是在小菜场里长大还是在博物馆里长大,受到的影响差异可能很大?(不是说菜场里长大不好,只是说差异。)
朱迪斯 哈里斯在《教养的迷思》里,认为人格形成过程中,遗传自父母的基因和同侪都很重要,但父母的教养方式并无决定性的影响,反而是同龄人群体社会化了孩子,并从遗传学、社会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的观点, 举了非常有力的证据来支持这个新的说法。
我猜有些父母看起来似乎没有为孩子操碎了心,轻轻松松就养育出优秀的孩子,这可能和他们关注的是慢变量有关。
当我们关注的是慢变量时,对于每天孩子是不是喝碳酸饮料了?是不是又没穿袜子?是不是跟奶奶学了一口非标准的普通话?这些快变量就不用那么纠结了。
孩子即将遇见的未来可能跟我们经历的世界完全不同,就像我们和我们的父母遇见就是完全不同的社会。
我们父母年轻时遇到了改革开放,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守住铁饭碗,退休依然可以安稳的生活,缺点是可能没钱。而有勇气有胆识的人下海经商,甚至投机倒把也可能赚到让人羡慕的财富。这就是他们经历的时代。可我们现在遇到的是什么社会?铁饭碗还有吗?甚至连投机倒把的机会都没有了?
再想一想,是父母对我们的影响大还是互联网对我们的影响大?
父母没有教我们打电子游戏,没有教我们使用智能手机,也没有教我们用手环来记录运动、心跳和睡眠。可我们的生活却无处不被这个时代所影响。
我们的孩子可能会遇到什么?
大数据时代?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奇点临近?
未来不可预测,但未来必然到来。(推荐阅读凯文凯利《必然》)
当我们发现自己无法改变老公、无法改变婆婆、甚至也无法改变自己,不要绝望,放下这些快变量。我们抬起头来,找找看有哪些是慢变量?
这些慢变量可能才会真正影响我们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