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让孩子真正“学会”?
如何解释“这些学生真笨,一模一样讲了三遍,他还听不懂”;“同样在一个教室里,为什么他懂,你不懂......”
上周我参加了一场讲座:“了解孩子的认知规律”。主讲人是上海静教院附中校长张人利。
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听下来非常有收获和启发。总结了笔记和各位爸爸妈妈分享,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提醒。
尊重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
讲座的第一个主题,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
校长特别反对现在的各种“提前学习”,家长生怕“输在起跑线”。尤其反对现在奥数的大众化和低龄化。事实上,年龄没有到,只是事倍功半。
有些内容,二年级学不会,到了三年级一看就懂了。强行提前学习,花了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或者干脆没有效果。
美国有一种说法:送给男孩最好的礼物是晚一年读书。
一定要采取适合孩子年龄阶段的教育方式。
静教院一年级不学数学。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适合形象思维的学科,比如语言类。但是不适合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的学科,比如数学。这样并没有影响学生的数学水平。
校长说到,目前在国内,初二上物理,初三上化学。
他在国外访问的时候,注意到国外是先学化学。他问国外的教育同行:“为什么你们先学化学呢?”
外国专家是这样回答的:“因为化学比较简单,符合这个年龄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
以人为本。
他回到国内,问教育局的领导:“为什么我们初二上物理呢?”
回答是:“因为物理的内容比较多。如果放在初三上就来不及上完所有的内容。”
中西方的教育思路和理念不同,由此可见一斑。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校长分享了一个故事。
他说静教院附中有一个孩子小C,小学和初中,九年都在静教院。高中考入上海中学,大学去了哈佛。
小C在小学阶段成绩平平。到了初中一下子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主动自学了高中数学。进入上中以后频频在国际数学比赛中获奖,高二放弃了清华的提前录取。最后考上了哈佛。
媒体采访小C时,他说特别感谢静教院附中,启发了他学习数学的兴趣。
那么,是如何“启发”的呢?
静教院有一种特别的“荣誉作业”,是为好学生准备的特别“卡片”,上面是一、两道很难的题目,通常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才可能做出来。
有一些老师的做法是,请孩子自己来“认领”荣誉作业。可是这样效果并不好。没有多少孩子愿意主动“认领”。孩子又不傻,谁愿意多做作业呢?
小C的数学老师当时采取的是这样一种做法:平时采用积分制。按时完成作业可以拿到积分、作业正确率高的可以拿到积分、等等。积分达到一定的程度的学生,才有资格拿到荣誉作业。
在这样的模式下,拿到“荣誉作业”的孩子们都特别开心,因为觉得这是一件特别有面子的事情。拿到荣誉作业以后也会努力把这些难题解出来。
当时小C的家长还到学校“投诉”,说孩子做数学作业做得很晚。孩子还主动花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高中阶段的数学。可见兴趣一旦被激发,孩子自己就知道该做什么、该去哪里找资料。
这位数学老师事实上就是利用了心理学,充分调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作为家长也应该不断思考,如何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呢?这并不容易,很考验家长的智慧和耐心。要做成一件事,本来就不容易,更何况是孩子的教育。正是因为难,所以真正做到了,才更珍贵。
教育是“启发”,而不是“灌输”
听不懂,是家长的问题?还是孩子的问题?
在工作中,你用上海话和外地同事交流。听者表示不懂,你用同样的上海话重复一遍。听者还是不明白。你用上海话又重复了一遍,同时也很郁闷,为什么我说了三遍,对方还是听不懂呢?
在上面的情况下,是讲者有问题呢?还是听者有问题呢?
聪明的你肯定一看就明白了。当然是说的人傻啦!对方明明听不懂上海话,你还用上海话重复三遍,他怎么可能听懂嘛!
上面这个例子非常的显而易见。可是当我们在教孩子的时候却会堕入这样的误区。这么简单的题目,自己也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可是为什么孩子就是听不懂呢?
没错,这个“简单”、“清楚”只是对于家长来说,你在讲解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就像在上面的例子里面,用对方听不懂的话不断重复,还郁闷对方听不懂。
所以,在平时指导孩子的时候,我们需要去观察、去思考,这样表达孩子听明白了吗?然后不断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用孩子可以接受的语言去表达。
教育是“启发”,而不是“灌输”。
讲到,不等于孩子会学会。真正学会往往需要“对话”。
因此,家庭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孩子愿意跟你讲真心话。首先是愿意说话,然后才有可能进一步交流、然后产生思想上的碰撞。
孩子“听不懂”,是因为太笨吗?
老师讲的很清楚,孩子很认真听,可是就是听不懂。是因为孩子笨吗?
张校长举了杨振宁的例子。大家都知道,杨振宁是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他的智力和努力程度毋庸置疑。可是当他回忆起他在大学时代上物理课,他说,当时课上有50%的内容他是听不懂的(当然不排除谦虚),是在他课后和同学们闲聊的时候才搞懂的。
如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都有这样的感受,我们的孩子有听不懂的情况,也不用大惊小怪,更不能贴上“笨”的标签。我们应该了解到,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哦,原来听不懂也正常,那就不用努力了。”下面会讲到,“刻苦”和“努力”是两个维度。
了解自己的孩子
大家都知道,初高中的理科科目最后都会有一道压轴题,最难、占分也最高。校长说,在静教院,70%的学生可以上手做这道题,50%的学生可以做对。
这就意味着,有一部分学生就是做不对这道压轴题。家长要有这样的认识。要了解自己的孩子。
校长举了他们学校一位老师的例子。他家孩子前些年参加中考,当时他的策略就是放弃最后一道题目。后来孩子考入交大附中。
因此,家长要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而不是盲目的跟风,看到人家孩子学什么,就着急地要去学什么。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部分。
校长还有一个提醒非常好。他说,教育规律是归纳出来的 ,不是演绎、测试出来的。家长平时需要多观察自己的孩子。
中西教育的不同
校长谈到,目前中国的特色是分学科,外国的教育特色是综合性比较强,这两种方式分别有利有弊。
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说,国内的方式不好,国外的月亮就是圆。事实上现在英国有些学校也采用了中国的数学教材。
中国的分学科制度,好处是每门课都学得比较深;缺点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综合能力不强。
外国的综合教育,好处是实践能力强;缺点是每一门学科的系统性、精深程度不够,容易有遗漏。
中考改革将来的方向是加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希望可以引导目前的教育加入综合元素。
吴军老师在《大学之路》这本书里面也有相关的描述。书中提到:
如果单纯地比较美国名校本科毕业生和中国优秀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会发现美国本科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更少,但是他们的知识面要广得多,而且社会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包括写作能力、讲话水平和科学素养)要强一些。这是通才教育带来的好处。
由于美国的本科生缺乏专才教育,本科毕业后,尤其是从二三流大学本科毕业后,很多工作还是从事不了的,需要继续进行专业训练。很多从中国来的小留学生,靠家里有点钱,为了出国而出国,在美国找个三流大学读完了本科,毕业后不仅在美国找不到工作,而且回中国也找不到理想的职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美国读本科时收的专业训练非常少。
这里说到国外的“综合教育”强,我想到在《穷查理宝典》这本书里,查理芒格指出,美国的教育的弊端在于各学科相互独立、太过分散,而没有综合。学生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跨学科能力。由此可见,我们看国外觉得已经很综合了,可是美国人自己看来,还是觉得学科之间过于分立。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
张校长分享了一个故事。
他说,在静教院每年的毕业生典礼上,他都会挑出一名学生特别表扬,作为最高荣誉。有一年,他表扬了一位学生。这里隐去名字,称为小A吧。
校长说,他的印象非常深刻,小A在他竞选小队长的时候发表的竞选演说:“论成绩,班里的每一位同学都比我好。可是我很爱这个学校,我很想为这个学校多做贡献,请大家给我一个机会。”
小A当选了小队长。但是他的成绩不是太好,因此,语文老师找他补课、数学老师找他补课。他每天补完课以后,就回到教室里面,把课桌椅排放得整整齐齐。
校长说:“小A同学是我们静教院的优秀学生。我们喜欢你这样的学生,希望你将来毕业以后多回学校看看。”
当时做这一番全校表扬的时候,小A的家长就坐在下面。他的父亲是一位残疾人,母亲身患癌症。而校长之前并不清楚他家的情况。当时父母听完校长的表扬,非常的激动地上了和校长握手。
校长说:“孩子没有考进高中。在静教院,每年考不进高中的学生用手也能数出来。 他毕业后回来看我,塞给我一块巧克力,说非常感谢母校的培养。我觉得,这个就是教育的成功!”
校长最后总结说:“小A后来参军,复原以后回到了街道的事业单位。他非常勤奋、工作非常努力,单位里的同事都很喜欢他。这样很好啊!人和人是不同的,这个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
我听到这个故事非常感动。从校长的发言,我能感觉到他对每一位孩子发自内心的爱。
这里,想到吴军老师在一篇文章种的分享,他对女儿说:“你们是否能上好大学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成为好孩子。”
的确,我也希望我的姐姐弟弟都成为一个好孩子,一个快乐的孩子。希望你们有好的品德、正直、勤奋、努力。无论如何,妈妈都爱你们。
教育的辛苦和痛苦
最后,校长提到,刻苦和快乐是教育的两个维度。学习必然是需要刻苦的,但是学习也可以很快乐。这两点并不是矛盾。
吴军老师在《硅谷来信》中有一篇文章谈到教育的辛苦和痛苦。他写道:
美国上层社会的父母,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是一点都不少的,孩子读书和参加课外活动可能也会很辛苦,但是他们并不会让孩子很痛苦。辛苦和痛苦是两回事,一定要区分开。所以,我们常说的“快乐教育”是想要避免让孩子学得很“痛苦”,而不是让孩子不“辛苦”,很多人在讨论这个问题是偷换概念了。
总结
听完张校长的讲座,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希望。让我了解到,在中国的教育界,有像张校长这样的教育工作者,如果还有很多、很多像他这样的人存在,那么中国教育就会有希望。
对我来说,这个讲座是一个提醒。总结一下我的收获。
- 尊重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
-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 教育是“启发”,而不是“灌输。”讲到,不等于孩子会学会。真正学会往往需要“对话”
- 家庭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孩子愿意跟你讲真心话。首先是愿意说话,然后才有可能进一步交流、然后产生思想上的碰撞。
-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部分。家长要多观察自己的孩子、了解自己的孩子。因材施教,而不是盲目跟风。
- 学习必然是需要刻苦的,但是学习也可以很快乐。
- 要努力培养一个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