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一个很有趣的小测试,先来看一幅图。
你看到的是什么,两位少女吗,年龄大约二十多岁,带着头巾,俊俏的侧脸,不出意外,你头脑中的画面和我描述的应该没有太大差异。
但是,如果我告诉你第二张图并非一位少女,而是一位老太太,至少六十多了,过马路还需要你扶一把,你相信吗?
你一定是觉得我疯了,赶快返回首页,不要听作者瞎逼逼浪费我时间了。先别急,看看这幅图。
这回是位老太太没有错了吧,不过刚才那位少女呢,你再回头看看。
我想你已经知道我在说什么了,为什么之前我会说,她可能过马路还需要你扶一把。你一定难以置信,之前的看到的画面竟然彻底改变了,并不是因为画面本身的变化,而是你认知角度发生了变化。
其实这是一次著名的哈佛心理学课的实验,教授将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学生每个人手里会有第一张少女的图片,让他们仔细观察。第二组学生,每人发到的是第三张老太婆的图片。当他们认真看过一分钟之后,所有图片收回,两组学生坐在同一个教室中,教室的屏幕上投影的正是第二张图片。
教授站在讲台,问他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第一组学生无一例外的认为这是少女,而第二组学生笃信自己看到的是位老太婆,双方各执己见,争执不下,而且觉得对方简直就是一群智障。
这个实验像极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争执观点的画面,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总是会有自己笃信的观点,并不遗余力的为自己辩驳,同时觉得对方的观点简直就是个笑话,不屑一顾。
现在我们旁观这种现象,觉得十分可笑,原本无须争论,而当我们身在其中时,同样还是会忘我的投入到争论中。那到底如何避免这种局面呢?
关键问题是,你要认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小心掉入“知识诅咒”的陷阱。
那什么是知识诅咒呢?
根据最新的脑科学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是一个三层包裹的结构,最里面的是负责我们基本生命活动的脑干,又称本能脑;中间层是边缘系统负责我们的喜怒哀乐,情绪习惯,又称情绪脑;最外面是大脑皮层,负责我们的理性思考、逻辑分析,这也是人真正独一无二的地方,理智脑。
我们大脑的活动顺序,是由内向外依次展开的。首先是本能脑,我们会有下意识的动作;然后是情绪脑,我们会赋予这个件事是欣喜还是愤怒;最后是理智脑,我们判断分析出事情的原委。有时候,当我们面对巨大的外界刺激时,会有震惊或者恐惧到大脑一片空白,就是因为大脑将供给的营养全部消耗在了本能脑和情绪脑上,理智脑缺乏能量,而停止活动的结果。
当你看到一个熊孩子正在你家墙上涂鸦,首先你的本能脑会驱使你走上前去,然后情绪脑告诉你,这简直让我抓狂。最后你的理智脑会说,他为什么要在墙上涂鸦呢,八成是大人没有教好的原因。结果,你并没有斥责孩子,而是把大人说了一通。
当我们认识到我们大脑的思维过程,再来谈“知识诅咒”,这个概念就很好理解了。
原本我们大脑的思维过程是这样的,但是这个完整的路径耗能非常高。
我们大脑原本就有偷懒的天性,怎么样才能又快又好的做出反应呢,在上千年的进化过程中,我们具备一种建立快捷方式的能力,面对外界刺激迅速做出判断,无需思考。
而这种建立快捷方式的能力,其实就是建立起来一个脑联结,“遇到事件A,做出反应B”,不假思索。我们每学到一个知识,每得到一个经验,反复应用,不停重复,就形成了一个脑联结,一个无需大脑思考的快捷方式。面对同一类事,我们下意识的就会有反应,这就是“知识诅咒”。
文章一开始,第一张少女的图片在你头脑中形成了印象,一旦看到相似的形状,你就会下意识的理解她是一位少女,而放弃了思考其他的可能性。这样的现象在生活中处处可见,烟民面对香烟下意识的就会去抽,酒鬼面对酒精下意识的就会去喝。一旦你在游戏中得到了愉悦感,你就会为了追求愉悦,下意识的去玩游戏。
这些下意识的习惯性行为,就是你大脑偷懒而形成的脑联结。
破除脑联结的方法就是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过程,让理智脑重新发挥作用。
当提到“彩票”,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我想大多数人都是立刻联想到“中大奖”。这个直接反应,很容易让人马上掏出两块钱买上一张,两块钱也不贵,万一中了一千万岂不是爽翻天。
但是,如果你冷静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过程,为什么会有,彩票->中大奖的脑联结呢?原因就在于你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中奖的概率,而被电视、报纸、周围人不停的告知,那个谁谁买了彩票之后,中了多少钱。久而久之,你的大脑对于彩票这件事,就只剩下了中奖这一个印象。
然而,简单算一下,30个数字选7个出来,每一注的可能性是218亿分之一,全中可以得到1000万的话,每一注的成本是0.00045元,而你要付出2元,贵出了4444倍。当你算过概率之后,大概你永远不会再买彩票了。
审视自我的思维过程,很多时候这些“快捷方式”只是大脑的一种理解,并不一定是真的。而大众媒体上的不停重复的广告,就是在给你洗脑建立脑联结。你以为你在独立思考,很多时候其实只是在重复别人的话而已。
打破原有被外界因素或自己的误解而建立起来的脑联结,让大脑回归理智。其实方法也很简单,面对任何一件事,多问自己一个“为什么”,哪怕自己曾经深信不疑。
当你养成了这个习惯,不停审视自己的思维过程时,慢慢你会发现,你看到的事物会更本质,你理解的见地会更深刻,这个世界本应有的样子会一点点在你面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