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
丰子恺,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一户殷实人家。上面有六个姐姐,家中幼子,父母给他取小名“慈玉”。从小围绕在家人的宠爱中长大,有着幸福快乐的童年。爱的种子,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他为人温柔悲悯。对小孩子的爱,是他作品里的一大特色。
早年,就读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师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师从夏丏尊学习国文。学习很刻苦,受到老师的赞许。毕业后,和友人一起创办学校。作为学校创办人之一,在学校里,教授西洋画等课。教学时日,苦恼知识不够,不能窥见西洋画的全豹。想了许久,暂时抛下妻子,决意赴东京留学。因为没有路费,向姐丈周印池借了四百元。独自前往东京求学。到达东京后,亲朋多有接济。求学期间,学习了木炭画,提琴,日文英语。正式求学时间短短十个月,同年的冬季,金尽而返。回国后,仍旧做教师。一场重大的伤寒病,使他停止了教学生活。李叔同和夏丏尊,于丰子恺严父慈母般的教育。
在东京神田区,他偶然间翻到竹久梦二的早年作品。甚感兴趣,四处寻找竹久梦二的画集,认真研究。求学短暂,他没有停下手中画笔,寥寥几笔,一幅漫画跃然纸上。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满是童真温情。他的书法,不张扬,不露锋芒,如跳动的泉水,叮咚而下。漫画与书法融为一体,相映成趣。妙然佳作。丰子恺因漫画,闻名于世。
从他的散文里,我们可以看到对小孩子的爱。字里行间的温暖。《瞻瞻的车》,《阿宝赤膊》,《给我的孩子们》等。瞻瞻骑脚踏车,为小凳子穿上鞋子。孩子的世界是纯澈的,简单快乐的,他们是那样的欢喜。漫画上的题材,多是家里小孩子的趣事。温情慢慢在纸张上散开了。
丰子恺有一副菩萨心肠,受弘一法师影响,皈依佛门,笃信佛教。具有悲悯情怀。常常在佛教日带子女去放生。自己也经常独自去放生。后来任开明书店的编辑。
丰子恺十分疼爱孩子,与妻子育有三子四女,丰华瞻,丰元草,丰新枚,丰陈宝,丰宛音,丰一吟,丰宁欣(虽非丰子恺亲生,但视如己出)。七个孩子都很争气,皆有所长。
他的散文风格恬淡率真、意味隽永,著有《缘缘堂随笔》,丰子恺在自己设计的缘缘堂里,安居多年,度过了创作的黄金时期。笔下的故居缘缘堂,在抗日战争时期,因日军的轰炸,毁于战火。丰子恺十分痛惜。
后来,他在运动中,遭受了长久的迫害。平反后,生了重病。1975年清明,丰子恺重游石门,专程凭吊缘缘堂旧址。同年9月15日逝世于上海。
丰子恺逝世数年后,桐乡县人民政府按照原貌重建缘缘堂。生前挚友慨然捐资。缘缘堂再现人间,对外开放。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建有丰子恺纪念馆,是一家专职漫画馆。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取中西画之长创作漫画,幽默风趣,画风纯仁。散文,写人,忆事,状物,平易恬淡,饱含深情。著有《子恺漫画》、《缘缘堂随笔》、《护生画集》等。
俞平伯称赞他的漫画“如同一片片落英,含蓄着人间的情味。”这样的评语,同样适合他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