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给孩子穿衣服,有一个26度穿衣法则:把不同厚度的衣服定义一个温度,然后搭配穿的衣服,加上外界温度达到26度就正好了。比较厚的羽绒服相当于9℃,薄款羽绒服相当于6℃,稍厚的弹力絮棉衣是5℃,厚羊毛衫是4℃,棉背心4℃,抓绒衣服、薄外套是3℃,厚的棉毛衫2℃,薄的棉毛衫是1℃等。这都是一些10以内的数字,但是我们的总和是26,已经超出了大班幼儿的计算能力了,那么孩子们就通过操作小雪花片,按数取物、点数来计算。
在一开始孩子们利用的是加法,当天的温度是10度,孩子们就先数出10个小雪花片,接下来对大班孩子来说不能做到通过运算来准确计算应该穿多少度的衣服,只能按照自己的生活中穿衣经验来选择衣服,于是他先选择了第一件秋衣是2度,数出2个小雪花片。第二件选了一个厚羊毛衫4度,数出4个小雪花片。第三件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穿衣经验就是选择外套了,选了一件羽绒服7度,数出7个小雪花片。然后我引导孩子数一数这些小雪花片一共有23个。我问孩子:“23还需要加上几才能到26呢?”计算能力比较好的孩子会一下子说出还差三个,有的孩子可能就要引导他数一数雪花片23、24、25、26,加了三个雪花片,于是孩子们又得出还需要再穿一件3度的衣服。(10+2+4+7+3=26)
对于自理能力比较差的孩子选衣服的时候就会比较盲目,最衣服差的度数比较大,件数比较多时就容易产生混乱,需要不断地从1开始数。那么我们可不可以逆向思维用减法来计算呢?于是产生了第二种方法。
穿衣法则是26度,那么孩子们首先数出26个小雪花片,摆放整齐放在上方。当天的温度是6度,从26个小雪花片中拿出6个,摆放在第二层。接下来开始选衣服同样先选择最里面穿得衣服,小A选择了第一件衣服——秋衣是2度,于是从第一层雪花片中拿出两个,摆在第二层。接着穿了一件5度的毛衣,从第一层拿出五个小雪花片。接着又穿了一件8度的毛呢外套,从第一层拿出8个小雪花片。现在第一层原本26个雪花片中剩下的雪花片已经很少了,孩子们能一眼看出还剩5个,于是很快地找到度数是5的衣服穿上。这种方法就比较适应于能力稍微差一点的孩子来进行这个游戏,既能准确的穿衣服又能提高活动的效率。
26度穿衣法则在益智区的应用可以不仅让幼儿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也通过合并和拿取理解了“加”和“减”的实际意义,培养了幼儿的数学思维,提高孩子的数学运算能力,对孩子来说既有挑战性又充满了数学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