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服务于表达”——手机摄影学习小结

想问一下各位朋友,你最开始接触摄影时有什么样的感觉?对于我来说,摄影就是“美”的代名词。

在读大学之前,我是在明信片和电视纪录片里接触到摄影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等到开始读大学,我拥有了第一部手机。在那个智能手机还没有流行的年代,我会用自己的按键小手机拍一些我想拍的东西。虽然拍了不少,可我当时拍的很多照片都不忍直视。比如下面这张照片,白云看着很刺眼,站在雕像下面的人脸直接看不清。

2015年摄于某广场

后来,经过摄影达人的指点,再加上自己琢磨了一些摄影科普视频,我可以把照片拍得越来越好了。

2017年摄于不知名的乡村公路


2018年摄于广州


2018年摄于腾冲

我把一些自己拍的照片发到朋友圈,得到了朋友们的点赞。渐渐地,我对摄影产生了更多的兴趣。恰好一位老师开了一门手机摄影课,我觉得这门课挺适合我,于是就付费学习了。

它里面的前两节课程让我了解了一些手机摄影的基础理论以及手机摄影前期的知识。比如摄影器材是模仿人眼而设计的,光圈相当于瞳孔,镜头相当于晶状体,感光元件(CMOS)相当于视网膜。

图片来源于某摄影课

通过利用不同的光线方向,我们可以拍出效果不同的照片。比如我们把光圈对准光源,逆光拍摄某样物品就容易拍出剪影的效果。

2017年摄

顺光拍摄时,虽然物品细节纤毫毕现,但由于没有阴影,会使得它看起来很平,好像粘贴在照片上一样。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个物体在侧光的角度会形成阴影,从而看起来有立体的感觉。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此以外,要想拍出一张好照片,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构图。构图是服务于表达的,好的构图能替作者向观众准确地传达出自己的意思。当你想要突出表达某一个主体时,你可以采用井字构图法,将想要突出的主体靠近趣味中心,这样可以吸引住观众的眼球。

图片来源于某摄影课程

比如在上面这张图片里,小蜜蜂靠近右上方这个趣味点,观众能够很快记住这只小蜜蜂。

如果你想要凸显某个物体庄严肃穆的感觉,你可以试一试对称式构图。这种构图方式我们一定不陌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一张照片里面,如果你加入了重复与节奏的元素,那这张照片会令观众上瘾。

图片来源于某摄影课

比如上图这张照片里面,这些人都穿着类似的衣服,手里拿着一串佛珠,都在做着某种宗教祈祷仪式。

如何让一张照片显得有空间感?你可以在拍摄时引入一条引导线,这条线就负责让你这张照片看起来是延伸出去的,是有空间感的。

图片来源于某摄影课

上图的这条海岸线就起到引导线的作用。

当然,一张好的照片是可以包含多种构图法则的。

图片来源于某摄影课

首先,在上图这张照片里,近处是石塔,再远一点儿的景是塔后山坡上的松树,高耸入云的雪山充当了它的背景,使得整张照片看起来层次感十足。其次,这些石塔都整齐地排列成一条直线,既把空间延伸出去了不少,也充当了照片里的重复元素,看着让人上瘾。最后,远处雪山与石塔的冷色调和山坡草木的暖色调形成对比,给人以视觉享受。

总之,两条构图最主要的规律就是对比与类比。

今天的心得就写到这里,咱们下次再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