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周,我结束了自己的辩论生涯。这是我大学以来最喜欢的、坚持最久、投入时间最多的事情了,在做出这痛苦而坚决的选择后常有人询问我原因。好笑的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最亲近的家人、我最敬仰的老师,都只是表达了一下对我的支持而已(虽然我更想要收到满满零食和大大的红包)。
放弃的原因可以有很多,而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不是吗?何苦为了表现你的友好博爱就一再追问、劝导我,揭开我的疤痕,让我的疼痛整整持续了一周的时间。
相信我,如果你真的想展示自己的友好来和我交朋友的话,揭伤疤这种事只会让我一开始就把你列入“滚远点”的名单之中。我们都成年了,又不是冒冒失失的小孩子,而且你的认知和格局就比我高吗?你的意见我就该考虑吗?你的安慰我就要接受吗?当决定是否要放下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必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也会参考他人的意见,权衡比较之后才做出了最后的决定。如果选择放下,最难受的是我们自己,这份难受可以告诉你,但更多的时候我们自己默默咽下,不想与别人分享痛苦,而这背后痛苦流泪的心却在你们一再的提及、追问下被反复揉捏,变得血肉模糊,此时的我看似友好的回答你的问题,实际上我更想做的是呵呵你一脸好吗。不过如果你足够强大,我的感受您就不用考虑了。
当然如果你就是单纯找不到其他话题却想和我交谈下去的话,恭喜你,我们成功结束了这次的对话以及接下来的所有继续交流的可能性。不会说话可以慢慢学,尬聊只会把人越推越远,连有好感的陌生人都成不了,而且,你是真的想和我做朋友吗?还是想展示自己的善良博爱?亦或是一时寂寞找个人聊天?有种工具叫微信您没用过还没听说过吗?
我不是一个善良的人,我也不是一个蛮不讲理的人,只是在我做出决定,想要逃离某种事物的时候总会有发晕的感觉,“发晕,是我们身下那片废墟里发出的声音,它在引诱着我、迷惑着我;是向下跳的渴望,我们往往为之而后怕,拼命去抵抗这种渴望。”
我发晕,是因为我听到了温柔的呼唤,这不来源于你,它来自我内心的随波逐流和好逸恶劳,当我软弱的时候,我真忍不住想回应这呼唤,想摔下废墟,就这样浑浑噩噩下去。我不要那样的自己,我怕成为那样的自己,所以我表现的决绝而有力,所以我拒绝你的好意安慰和不断追问。
是的,我没有自己表现出的那么决绝,我只是不肯让你看到我的泪目,和我犹犹豫豫的彷徨无助罢了,请别揭穿我,让我自己去消化难过。
感谢。
m.����h�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