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五国伐秦

原文
五国伐秦,魏欲和,使惠施之楚。楚将入之秦而使行和。
杜赫谓昭阳曰:“凡为伐秦者楚也。今施以魏来,而公入之秦,是明楚之伐而信魏之和也。公不如无听惠施,而阴使人以讲德秦。”昭子曰:“善。”因谓惠施曰:“凡为攻秦者魏也,今子从楚为和,楚得其利,魏受其怨。子归,吾将使人因魏而和。”
惠子反,魏王不说。杜赫谓昭阳曰:“魏为子先战,折兵之半,谒病不听,请和不得,魏折而入齐、秦,子何以救之?东有越累,北无晋,而交未定于齐、楚,是楚孤也,不如速和。”昭子曰:“善。”因令人谒和于魏。

可以从此文看出,杜赫此人有头脑,但只能就事论事,没有远见,不堪大用。

五国伐秦,带头大哥是楚国,伐秦不利,楚国想和秦讲和,魏国也想讲和。

虽然楚国是带头大哥,但魏国冲锋在前,损失巨大,再打下去没有意义。

魏国打算讲和,还得看看带头大哥的脸色,可惜惠施被忽悠了,楚国打算把讲和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当然了,这是杜赫的建议。

楚国达成了先讲和的愿望,可惜又得罪了魏国,别人又不傻,此时的杜赫又来劝昭阳和魏国讲和,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个昭阳真的是不堪大用。

看事情需要长远一些,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利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