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

1.1子曰:“学而时习[1] 之,不亦说[2] [yùe]乎?有朋[3]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4] ,而不愠[5] [yùn],不亦君子[6] 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又时常去演练它,难道不开心么?有朋友从远方而来,难道不高兴么?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怨恨,难道这不是君子么”。

1.2有子[7] 曰:“其为人也孝弟[8] [tì],而好犯上者,鲜[9] [xiǎn]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译文:有若说:“孝敬长辈,敬爱兄长,却喜欢犯上,这种人很少;不喜欢犯上,而喜欢作乱的,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根本,根本树立了,道义就会产生,孝悌,就是做人的根本吧!”

1.3子曰:“巧言令[10] 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面貌伪善的人,是没有什么仁德的。”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参[11] 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给别人办事有尽心竭力么?和朋友交往有诚实守信么?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温习演练么?”

1.5子曰:“道[12] 千乘[13] 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管理一个中等国家,重视工作就会有信心,节约用度就可以爱护子民,使百姓按照时节从事劳动。”

1.6子曰:“弟子[14] ,入则孝,出则悌,谨[LY15] 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在家要孝顺长辈,出门要敬爱兄长,言辞谨慎,恪守诚信,博爱大众,亲近仁者,工作之余,则可研习理论。”

1.7子夏[16] 曰:“贤贤易色[17]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18] 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对待贤者,要见贤思齐;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服侍君上,能奉献自己;和朋友交往,要言而有信。这种人虽说没有接受过教育,我也会说他已经学过了。”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君主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巩固。德行要以忠信为主。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1.9曾子曰:“慎终[19] ,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曾参说:“谨慎地处理父母丧事,虔诚地追念先祖,民风就会淳朴厚道了。”

1.10子禽[20] 问于子贡[21] 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22] 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一个国家,一定能了解这个国家的政事,是自己问来的,还是别人主动告诉的呢?”子贡说:“老师是靠温良恭俭让得来的,他老人家获得的办法和别人获得的办法是不同的吧。”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xìng);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父亲在的时候,看儿子的志向;父亲不在的时候,看儿子的行为是否和志向一致;长期坚持事父之道不变更的,可以称之为孝。”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23] 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仪的作用,以恰当为贵。古代圣君的治理之道,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事情不论大小都以恰当调节。遇到行不通的地方,便为恰当而求恰当,若不以礼仪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24] 也。恭近于礼,远(yuàn)耻辱也。因[25] 不失其亲,亦可宗[26] 也。”

译文:有子说:“所守约言符合道义,说的话就能兑现。态度庄重符合礼节,就不会遭到侮辱。做事不背离初衷,就可以作为准则了。”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27] 而正[28] 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所不求安逸,做事敏捷,言辞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29] 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贵而不骄纵,怎么样呢?”

孔子说:“可以啊,不如安贫乐道,富而好礼的人哦。”

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加工骨器一样,切开了还要锉平,要像加工玉器一样,雕琢了还要磨光’,是这个意思么?”

孔子说:“赐儿呀,我可以和你说说《诗经》了,你都学会举一反三了。”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人不了解我,就怕我不了解别人。”

[1]《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叔下。”习,表示实习,演习的意思。

[2]说,同“悦”,高兴,愉快。

[3]旧注说:同门曰朋,朋即弟子,此处可以译为“志同道合的人”。

[4]《卫灵公篇》:“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译为了解。

[5]愠,怨恨。

[6]君子,时而指“有德者”,时而指“有权者”,此处为“有德者”。

[7]有子,孔子弟子,叫有若。

[8]弟,同“悌”,兄弟之间的理想态度。

[9]鲜,少。

[10]令,美好。色,面容。

[11]曾子,曾参(shēn),孔子弟子。

[12]道,治理,管理。

[13]千乘,一千辆车子,喻中等国家。

[14]弟子,一表年轻人,一表学生,此处为年轻人。

[15]谨,寡言少语。

[16]子夏,名卜商,孔子弟子。

[17]色,态度。

[18]致,委弃,贡献。

[19]终,老死曰终。

[20]子禽,陈亢(gāng),孔子学生。

[21]子贡,端木赐,孔子学生。

[22]其诸,齐鲁间语,意为“或者”。

[23]和,《说文》有,乐调谓之龢,味调谓之盉,事之调适者谓之和。意为恰当。

[24]复,践言。

[25]因,动机,初衷。

[26]宗,作为准则。

[27]有道,指有道的人

[28]正,匡正,端正。

[29]子贡,端木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来自上海秋霞圃传统文化研究院 學而篇第一 (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
    常修阅读 636评论 0 0
  • 2017.9.9 05:46 H 雨 含羞草的叶子 一碰 她就缩回去了 老公的手臂则相反 每当我一靠近 他就向我生...
    darlingH阅读 355评论 0 0
  • 这么多年以来,由于舆论导向,电视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艺节目,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收视率,博得眼球。至于节目宣传的...
    2dbd67f8c77a阅读 415评论 2 4
  • 生命中注定会遇到无数形形色色的人,然大多数人只会是生命中匆匆过客,只有少数人会与我结下不解之缘,成为彼此生...
    乳山029徐华珍阅读 329评论 0 0
  • 学习乐园加入了一个“新伙伴”——那就是一个大大的书柜。小伙伴们一进来就感觉,哇,又变了。是呀,又变...
    蕙心紈质阅读 32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