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良马难同槽——信陵君与平原君的嫌隙
我们习惯把信陵君视为贤公子的NO.1。从个人魅力而言,这完全没问题。但站在贤公子辅政模式的自身角度来看,信陵君反倒是个异类。标准的“主旋律”贤公子是他姐夫平原君。两人之间的矛盾,最能反映出贤公子辅政模式的槽点。
由于窃虎符、杀晋鄙、矫诏领兵,信陵君救赵之后也不敢回魏,留在了赵国。赵孝成王得到一位天下闻名的贤公子,自是喜出望外。平原君对帮自己挺过灭顶之灾的小舅子也是感念有加。俩人商量后打算封五座城给信陵君。
信陵君颇为得意。他的一位门客却说:
“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
那人还指出信陵君于赵有功,于魏却不算忠臣。
这番话让信陵君“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他坚决推辞五城之封,赵孝成王只好改以鄗为魏公子的汤沐邑。魏安釐王闻讯后怕信陵君对自己生怨,便恢复了他的信陵封地。
假如没有平原君带头死守邯郸的话,赵国恐怕撑不到魏楚援兵到来就降秦了。信陵君功劳最大,平原君的贡献也很关键。所以,赵孝成王非常器重的虞卿打算为平原君申请增加封邑。
名家士子公孙龙与平原君关系一直很好。他得知虞卿的计划后,连夜拜访平原君,劝他拒绝虞卿的提议。
公孙龙有句话揭示了贤公子辅政模式的问题所在——
“王举君而相赵者,非以君之智能为赵国无有也。割东武城而封君者,非以君为有功也,而以国人无勋,乃以君为亲戚故也。君受相印不辞无能,割地不言无功者,亦自以为亲戚故也。”
在他看来,贤公子平原君之所以能当赵相,并不是因为才智超过其他大臣,赵王割东武城给平原君做封邑,也不是因为他劳苦功高而其他国人没有武勋。说白了,就是因为平原君是赵王的亲戚。而平原君能坦然接受相印与封邑,也是仗着自己是赵王亲戚,无人敢争。
公孙龙的话说得有点过分。平原君在赵国诸公子中最贤,有封邑的宗室封君不止一个,唯有他能招揽数千列国士人。但从另一角度说,这个吐槽不无道理。
平原君从赵惠文王时开始任相国到赵孝成王十五年去世,三去相,三复位。与他活动时期有交集的顶尖将军卿相有,乐毅父子、楼缓、赵奢、廉颇、蔺相如、田单、虞卿、李牧等。乐毅、田单、虞卿等外邦名士先后担任过赵相国。平原君去相并非政坛失势,而是让贤。不同于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独显于国,他并非赵国文/武第一人。
不少卿相将军的个人能力比平原君强,但无法真正动摇他在庙堂的地位。因为平原君是当之无愧的宗室第一元老。这在贵族政治传统依然浓厚的赵国非常重要。再加上数千门客加持,平原君就算暂时去相,也对朝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然而,信陵君的到来,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信陵君客居赵国时没有任实职,过着闲散自在的退隐生活。他曾经在大梁听说邯郸市井有薛公、毛公两位隐士。毛公在赌场混迹,薛公则以卖浆者身份活动。俩人起初躲着信陵君。但信陵君悄悄步行到他们隐居之处,结果双方相谈甚欢,相见恨晚。
平原君得知后,对夫人(信陵君的姐姐)嘲笑信陵君与下贱的博徒卖浆者厮混。他的夫人把此事告诉弟弟。信陵君当场表示:我原以为平原君是个贤者,才不惜窃符救赵,现在看来平原君结交门客不过是为了显摆自己的富贵豪迈罢了,并非真心搜求人才,我要把平原君双取关。说罢,信陵君就收拾行装,准备离开赵国。
听了夫人的转述后,平原君羞愧难当,急忙脱冠谢罪,百般挽留。信陵君这才留下。
这件事引发了连锁反应。平原君的门客有半数改投信陵君门下。山东列国士人也纷纷来赵国挂靠信陵君。由此可见,两人在思想境界与人格魅力上的高下之别。赵之贤公子平原君被彻底盖住了风头。
需要指出的是,平原君的道歉也只是结束了两位贤公子的暗中较劲,赵国始终没能消化掉越来越庞大的信陵君门客集团。到头来,平原君失去了引以为傲的政治资本,贤公子辅政模式在赵国消失。而山东列国最后一笔可用于抗秦的大规模人才资源,也随着信陵君离赵。最终又因魏公子之死而鸟兽散。
这场人才争夺战只是信陵君一个人的胜利,而非赵国和魏国的胜利。兴亡荣辱系于贤公子一人之身,人亡必定政息,是贤公子辅政模式的最大弱点。况且,贤公子的产生概率实际上比明君雄主更低。
8.三千门客无一国士——贤公子辅政的最大槽点
实践证明:贤公子辅政模式以人才争夺战为起点,却未必以国家济济多士为终点。这是一剂治标不治本的急救药。外面包裹着色泽艳丽滋味甘甜的糖衣,但其内核并不如我们想象中那般光鲜。
北宋名臣王安石在读《孟尝君传》后,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孟尝君被秦昭王扣留,就是靠着鸡鸣狗盗之徒脱险的。如果以“寸有所长”的道理来论,孟尝君不拘一格的养士观念,为广大有一技之长却无大才的社会闲散人员开辟了一个去处。但这几千门客中只有冯驩等少数人堪称出类拔萃。其余的人没太大能耐,甚至在孟尝君去相时毫不犹豫地抛弃主君。才与德都当不一起一个“士”字。
事实上,贤公子养的士大多为小才、中才,几乎不会有国士。因为真正的国士志向远大,不会满足于做贤公子的门客。贤公子通常也不会邀请这类人入伙,而是以举荐的方式结恩。平原君的案例比较典型。
田部吏赵奢收租,平原君家不肯交税。赵奢依法杀死平原君家臣九人。平原君原本想杀赵奢,却被其雄辩的口才说服。他不但补交了租税,还向赵惠文王举荐了赵奢。
赵奢是个军政通才。他管理赋税时,让国库充实而民众富裕;带兵抗秦时,取得了阏与大捷。这才叫真国士。平原君不纳其为私家门客,一方面是因为赵奢本身有国家公职,另一方面,他也给不了赵奢什么好前途。要知道,赵惠文王封了赵奢为马服君,平原君永远没法做到这个地步。
那平原君门客的水平又如何呢?
邯郸之战时,平原君准备南下楚国求援,本想挑选20个“勇力文武备具者”。结果挑来挑去只得19人。门客毛遂自荐,才凑够了20人。最后说服楚王救赵的,恰恰是这个毛遂。
事后,平原君感叹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于是他尊毛遂为上客。
数千门客仅有20人足以担当邦交大任,其中只有19人文武兼备。假设平原君的门客数量是三千,那么大才出现率仅为0.67%。而且,这些士人的能力逊于赵奢、廉颇、蔺相如(曾为宦者令缪贤的舍人)等国士。
相比之下,信陵君养士的质量高,门客大多勇谋兼备。若非如此,秦国也不至于两次吃亏。但就实而论,信陵君辛辛苦苦打造的人才团队,并没从根本上改变魏国的大环境。信陵君是国士,但三千人加起来的身价还是不如商鞅、张仪、吕不韦等核武器级别的雄才。
坦率地说,贤公子私家势力越壮大,越能反衬出该国体制内力量渣。信陵君的三千门客能换算为多少潜在的合格的郡县守尉?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说到底,贤公子辅政模式的精髓,就是利用私家势力之影响获得相权或将权。门客舍人继续作为贤公子的谋士或打手存在,极少会成为在编的吏员。就算贤公子任用门客做官吏,他们也不会真正成为君王的直属力量,依然唯贤公子马首是瞻。
其实,贤公子所谓的访求“天下之士”,主要是收留各色游离于体制外的能人异士。至于那些真正适合执掌军政的国士级人才,他们要么推荐给君王,要么置之不理。毕竟,这群人从来就不是贤公子打算争取的对象。
因了此故,贤公子辅政不光会带来大量中低端人才涌入,还可能伴随着少数高端人才的流出。贤公子权势越膨胀,私家门客在国事这越活跃,留给其他高端人才的发挥空间也越小。
例如,就在孟尝君以贤公子之名闻达于诸侯时,齐人蒙骜离开了如日中天的齐国,成为秦昭王麾下的战将。他官拜上卿,曾于秦昭王二十二年攻下齐国河东九个县(《史记·秦本纪》中的“蒙武”疑为蒙骜之误)。次年,齐国被五国联军从巅峰打入了谷底。蒙骜之子蒙武助名将王翦灭楚,孙子蒙恬、蒙毅更是秦始皇最寄予厚望的帝国栋梁。
贤公子孟尝君好士,却留不住将才蒙骜,让秦国平白收获一个将门世家。这个槽点已经不让人不知从哪吐起了。
9.贤公子辅政的几种套路
如前所述,贤公子辅政模式是以中央集权制为背景的变招。贤公子及其麾下数千门客,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庙堂角色。大体而言,贤公子辅政模式有四种套路:1.贤公子势力(相)+将;2.贤公子势力(将)+相;3.贤公子势力+将相;4.贤公子势力主导一切。
这四种套路都有丰富的政治实践素材打底。其中,孟尝君田文主要是第一种,信陵君魏无忌后来算第二种,平原君赵胜时不时变成第三种,春申君黄歇长期以来是第四种。
孟尝君长期担任齐相,他与齐国的大部分将军同为田氏王族子弟。不同的是,将军们养得门客远不如孟尝君多。孟尝君有薛邑封地和三千门客做后盾,权势远非田齐的将军们能比拟。但他除了合纵攻秦那次外,很少亲自领兵。征伐之事往往交由他人。
可见,贤公子及门客合成了一个十分强势的相国角色,与不同的将军组成搭档。像孟尝君这类贤公子可谓掌握文治半边天。
信陵君与之相反,选择的是上将军角色。魏安釐王先后用了芒卯、魏齐等人为相,以芒卯、段干子、晋鄙等人为将。信陵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将相实职。他真正发挥作用是窃符救赵,矫诏成为将军。后来回到魏国后,魏安釐王把上将军印交给了他。至于丞相是谁,记载不明。
总之,信陵君及其门客履行着上将军职能,掌握武功半边天。
在四公子中,平原君在本国的权势和实际影响力是最弱的。表面上看,他三去相三复位地位不可动摇。但实际上,离开他辅政,赵国照样运转良好。这点与更为依赖贤公子的齐魏两国的情况不同。
并非平原君不能干,而是赵国的国士级人才太多。相对于廉颇、赵奢、蔺相如、李牧等本国栋梁,以及乐毅父子、田单、虞卿等外邦客卿,平原君的文武才能都不突出。故而公孙龙吐槽说他是凭亲戚身份得相位和封邑的。这位贤公子未曾真正获得一手遮天的权力和地位,不像另外三公子那样无人可替。所以,每次有名臣入赵,平原君都会让贤。而门客半数流失到信陵君那里,更是摧毁了他玩贤公子辅政的资本。
但也正因为如此,平原君才能不被赵王猜忌,也不必像孟尝君算计秦客吕礼那样排挤客卿。他更像是赵宗室与布衣将相之间的桥梁。
春申君情况比较特殊。他起初侍奉楚顷襄王,曾与楚太子完一同入秦做人质,后来又在顷襄王病危时说服秦昭王放太子完回国。太子完就是楚考烈王。
《史记·春申君列传》:“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后十五岁,黄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因并献淮北十二县。请封于江东。考烈王许之。春申君因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邯郸告急于楚,楚使春申君将兵往救之,秦兵亦去,春申君归。春申君相楚八年,为楚北伐灭鲁,以荀卿为兰陵令。当是时,楚复强。”
从效果来看,春申君选择的套路辅政效率最高。
春申君广招门客是在相楚之后,而不像其他三人在做将相之前就养士过千。他对新君有拥立之功,不仅封赏极厚,还出将入相二十几年,可谓一手遮天。由于楚考烈王无子,他还用借种的办法让楚幽王来到这个世界上。其权力之大,地位之稳,财力之厚,远超另三位公子。
赵国在战国后期是山东首强,但平原君对此的贡献并不太大。他最值得称道的有两件事——1.向赵惠文王提议重用赵奢;2.领导了邯郸保卫战并争取到外援。但,古人大多认为,正是平原君贪图韩国进献的上党之地才导致长平大战爆发,让惨败的赵国失去了一统天下的资格。这个观点值得商榷,赵国在长平之战中的惨败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黑锅不止一个人背,赵国决策层集体有份。只是,平原君的风评不免要大打折扣,哪怕他在邯郸之战的贡献不亚于信陵君。
信陵君时的魏国迎来了一阵回光返照的日子。《史记·魏公子列传》称:“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这话未免夸张。在此期间,秦还是攻过几次魏,下手还挺狠。而在魏齐事件中,包括信陵君在内的魏国君臣都对秦昭王的武力威胁感到棘手。他实际执政领兵的时间不多,但真有做事权限时的表现是四大公子中最好的。
荀夫子和春申君关系友善,对信陵君和平原君的评价很高。
他说:“有能比知同力,率群臣百吏而相与强君挢君,君虽不安,不能不听,遂以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成于尊君安国,谓之辅;有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谓之拂……平原君之于赵可谓辅矣,信陵君之于魏可谓拂矣。”(《荀子·臣道》)
至于最终与齐国决裂的孟尝君……
朋友,你知道什么叫篡臣吗?“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是篡臣者也。”(《荀子·臣道》)荀夫子列举的史上篡臣名单里就有孟尝君,真是不客气。
总之,信陵君把贤公子辅政的积极影响发挥至最高水平;孟尝君则把贤公子辅政对国家的消极影响发挥至最高水平;春申君把贤公子辅政对个人的消极影响发挥至最高水平;平原君取了个平衡,中规中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