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青春期系列1:母静则子安

儿子研学5天,相当于给我放了几天假,但实际上心理和身体上也并没有轻松。

前3天天气好,一直忙于洗洗晒晒收收,另外还要忙工作的事,也焦虑得很。

最后2的傍晚,事情做完了,突然一下陷入了孤独。

也终于有时间去想一些东西了,比如说,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怎么更情绪稳定,不发火,接纳孩子现阶段的各种不如意,陪他走过这个阶段直到明事理的那一天。

当时差点被自己感动到了,如果自己真的能做到的话。

但是周五晚接了研学回来的他,看着他各种的心情不爽,想玩电脑 ,不想写作业,我用寻常的眼神看他也让他反感,心里的小火苗又开始飕飕地升起来。

忍住。

晚上他跟我聊天,说起研学时不开心的事,班里有一个撩人嫌的男孩子,总是挑衅他,骂人也骂得特别难听,他就总想收拾他一顿,话里行间,这个孩子的做法很影响到他的情绪。

我能感觉到他心里的戾气和暴躁,他是一个喜欢生活在人堆里的人,但是人际关系处不好,就特别耗他的精气神。

一个人把精力都用在了情绪内耗上,就像一个瓶子里装的全是墨水,干净的水又怎么能进来呢?

但是有些道理,他没到年龄,也没有经历过,你告诉过,他是不会理解的。你看着他沉浸在自己的痛苦里,想拉他一把吧,他接不住。

也许是因为还没有生出慧根吧,也没有悟性。


对于我来说,偶然间别人的一句话,或者书上得到的某段文字,都有可能突然间点醒我,让我思考,并作出改变。

而这样的觉醒和悟性,对于一个12岁的混沌的小男孩来说,太过奢侈,毕竟我们中间差着30年的时间呢。

时常会陷入纠结。

一方面,我特别希望他是一个早慧,省心,有悟性的人,可事实恰恰相反。

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以及现行的教育系统 ,都要的是快、早、效率,出名都要趁早。

但是这个小孩却偏偏是个晚熟的,什么都比别人要慢一些。

别的孩子大都比预产期要早出来,他却是预产期晚了一周还不愿意出来。

说话也晚,快到2岁才开始说话,没说话之前想表达自己的情绪,就只会笑,一度让奶奶以为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但站在现在的时间点来看,慢,并不是坏事——出生得晚,吸收的营养就足,身体底子特别好,几乎没去过医院,没打过针。

说话晚,但是一旦过了那个临界点,突然间就如黄河决堤,一发不可收拾了,嘴皮子利索得很。

可见事物,以及人,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每个孩子的花期不一样,急不得。


我也知道慢慢长大的孩子,因为有足够的成长时间,未来的路会更稳更扎实。

但这样慢慢的孩子,放在这样一个快快的社会里,就显得格格不入。

我想等,可中考等不得。

我能做些啥?

不能焦虑,或者说,可以焦虑,但不能传染到他。

一方面要保护他的成长节奏,阻挡一部分外界对他的影响和侵害,另一方面要有耐心陪着他,引导他,增加他的自信,扫平他的障碍,让他能尽量跟上节奏。

其实挺难的。

小学时候的教育,完全是在风平浪静的大海上完成的。

而上了初中,措手不及间,就变得惊涛骇浪了,每一天都会遇到新的状况,家长的能力不足,心态不好,亲子的小船说翻就翻给你看。

还是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