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这两个字自从我上了大学后变得越发刺眼,让人不敢直视。我感觉自己每天生活在迷茫和焦虑中,呼吸也变得小心谨慎,生怕乱了节奏。
从大一起,我就清楚地知道这个专业不是我想学的。甚至想到辍学复读,但是一想到周围人的眼光,我退却了,就和文理分科以及高考选专业时一样,我一直在无条件地去满足家人对我的期待,即使内心是抗拒的。我发现自己几乎在做每一个选择前,考虑的从来不是这真的是你想要的吗?而是别人会不高兴吗?我不知道何时形成了这样一种可怕的思维方式。但隐约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因为没为身后的人掀门帘(冬天)被姨姨说:你怎么这么自私。这句话,我一直记到现在,应该距今有10多年了。之后我在做每一件事前,首先考虑的都是别人的感受,我极其害怕别人不高兴,不满意,却从来没真正问过自己:你真想这么做吗?这真的是你发自内心的想法吗?渐渐地我从不敢说自己的想法到开始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想法,逐渐活成了一个行尸走肉一样的“人”。但我并没有发现自己的问题,因为我学习一直都比较顺利,老师家长都说我是好学生,是好孩子,很懂事。我就一直沉溺于这种“表扬”中,甚至感到骄傲。但直到上了大学后,我开始感到痛苦。我发现我讨厌自己学的专业,但我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所以我每天都在焦虑和迷茫中度过。不过,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标准--绝不挂科。因此,每次考试前我都拼命复习,平时上课时我也认真听讲,就这样我每年都拿奖学金。我再一次延续了既往好学生的作风,家人都很高兴,除了我。我没有感到丝毫的喜悦,因为我只是在完成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记得有好几个晚上,我竟莫名其妙地哭了,我恨自己的懦弱和无能。但我并没有立即行动去改变现状,我继续坚强地学着。上课时我很认真,一下课书上的字我一个都不想看。那我在干什么呢?我在刷剧,不停地看电视剧,即使困得快睁不开眼。因为那段时间我就会忘了自己所处的困境,好像脱离了现实。但那之后呢?更加的迷茫与焦虑,愈演愈烈。我一直在逃避现实,逃避自己的内心。直到去年开始实习,我更加坚定了转行的想法。因为只要一想到每天要去实习,我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和痛苦,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上刑”。我开始看各种与专业无关的书籍,我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人。每个人都会有一段迷茫期,或长或短,我从书中汲取到了力量,我开始想要去尝试新事物。我想要转行,想要从事与文字编辑相关的工作。但这个想法我一直没敢和父母说,因为他们基本不会同意,会很生气。但我不想放弃。今天我鼓足勇气跟我妈说了这个想法,她不太高兴,但也没说什么。但她和我爸说了后,我爸给我发了一段很长的短信,精简成3个字就是“你不行”。他用他朋友女儿失败的例子告诉我--我方方面面都没有优势,可以说是全盘否定。我很气愤,爆发了。虽然我早都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但还是不可抑制。或许是忍了太久,逆来顺受了太久。但我想自己真正做一次决定,真正从本心出发,真正不用处处考虑别人想法一次。即使阻力再大,这一次我也会坚定自己。
我已经小心谨慎的活了二十多年,为别人活了二十多年。这听起来多么可悲,多么可笑。这一次,我想为自己真正活一次。我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我想试试看自己的界限在哪儿,我想知道我到底喜欢到底适合做什么?我不想再在遗憾和悔恨中度过,我不要再把决定权交到别人手中。因为,这是我的人生,也只能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