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的永远不变,不过是一段时光的印记

写给2019年的自己的一封信:

        你好!这里是两年后的你哦。

        为什么突然想给你写信呢?大概是发现自己的人生又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吧。

        19年,你刚刚结束高考,刚刚考上大学,对一切都充满好奇。

        现在回头,我觉得那真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

        人生除了考试成绩之外,又多了许多选择。在那个难得的暑假,你也感到迷茫。

        这一年,你做了一个重大决定。

        不对,对你而言,都只是平常的决定而已。但,我,未来的你,从现在回顾这些历史,觉得这是很重要的决定。

        你选择加入了线上的运营官成长小组。你开始养成反思和坚持打卡的习惯。

        你现在一定非常喜欢它,我知道的,你爱死运营官了。

        它占据了你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投简历,第一次参加培训,第一次坚持日思打卡,第一次感受到KPI的压力,第一次拿工资,第一次通过网络认识很多有趣的人,第一次做分享,第一次参与线上年会,第一次看见世界的广阔,第一次异地会师。

        我想告诉你,我仍然爱这些第一次。最难忘的,是那些夏天,那些社群里的精彩瞬间。

        而你也以为这永远都不会变。

        你在日思里写下,我永远喜欢它,一定会一直在一起的。运营官永远会是我青春里最美好的回忆,运营官的朋友们永远是我心里最好的伙伴。

        事实上,前半句话也没有变:因为这份喜欢从未变过。不一样的是,喜欢不再等于要一起前进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成长,无可避免地,你站在了人生的分界线上。

        以为的永远不变,不过是一段时光的印记。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人,大多数都只能陪你走过人生的一小部分。

        仅这一小部分,就足以心存感激。

        一位对我有很多影响的老师说过,一个群体,最重要的不是一起工作,也不是每天打卡,甚至也不是组织者本人,真正让这个群体活起来的,是一起进来的你们、凝聚在一起的你们。

        人在、凝聚力在,组织就在,永远不散。

        你可能想问我,为什么要离开呢?说来,这既有被动,又有主动。

        被动是时间的淡化和参与感的减弱,而减弱又是主动的;主动是对自我的重新评估。

        我谨给出三条假设:

        1. 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因为时间很公平,你的一天和其他人相比都是24小时,不多也不少。当你在这件事情上花时间的时候,就会有其他事情被你忽略了。也就是说,你要做一些事,注定要放弃另一些事,要么面面俱到,要么深耕一方。

        2. 事物皆有边际收益,而边际收益往往是递减的。什么是“边际”?简单来说,边际就是增加的增加。为了多获得一份回报,必然伴随着多一份的投入,每一份相等的投入,能否给我带来相同的收益?很难。就像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只要他愿意每天花一小时学数学,他就可以从60分提到80分,但是,每天花两个小时学数学,并不太可能从80分提到100分,更可能是从80分提到90分。同样是一个小时,前者提了20分,后者只能提10分。更生动的例子是喝水,第一杯水足以缓解饥渴,第二杯水算是补水,到第三杯水已经喝不下了,边际收益近乎为0。

        3.人倾向于将自己的时间分配成收益最大的情况。根据不同的目标,人们也会将自己的时间分成不同的区间,以获取最大的收益。比如一个人追求学业上的完美,那么他就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考试上,以追求成绩的完美;但如果一个人想要快乐的生活,对他来说80分就是足够的,那么她会将剩余的时间用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综合以上三条假设,我想告诉你,你的目标也是我的目标,因为那一直没有变过:一切都是为了成长。

        什么是成长?成长是自立的过程,是一个人从接受信息到主动寻找、求证信息的过程,是一个人用自己的知识见识做出最有利的决定;成长亦是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是独立思考、不断提问、计划实现、探寻世界的过程。

        在懵懵懂懂的全盘接受到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后,我越发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是我的需求与期望。

        当需求与供给不一致的时候,天平失衡了。

        于是我主动做出了我的决定,我将以我有限的时间,投入对我而言边际效益更高的事情上。

        再见,运营官!

        很幸运,在那段时光,遇见他们。

        我以最真挚的情感祝愿运营官的大家:各自加油,顶峰再见!

        希望你好好爱惜这一段时光,向未来前进吧!

        勿回。

        谨以此献给这段时光。


                                                                                                 2021年11月1日记于福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