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你的焦虑拯救不了你

信息时代,似乎每个人都可以指点江山。

各种平台,网络大V更是层出不断。

为什么他们讲的这些我都不懂。

赶紧买书、刷课、报训练营。

知识量太大,学不过来。

感觉要被淘汰。

不自在。

焦虑。


01.商家的圈套

近几年,“知识焦虑”成了一个大众词汇,罗辑思维还出了一本《我懂你的知识焦虑》。

商人逻辑一贯是,制造需求让人们坐立不安,然后把商品包装得充满正义感,以便掏光顾客兜里的每一分钱。顾客回头一看,顿觉臭不要脸。

像极了“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陷阱,碳的同素异形体而已。顾客需求由商家定义,也是过于残忍。


就拿学习写作来说,市面上已经存在课程无数,一个个赚的盆满钵满。对于普通人而言,似乎欲要收割,就必先成为一根韭菜。

杜绝强买强卖的前提下,还得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中产阶级就一定对等中产消费水平吗?渴求上进的人就一定要购买大量知识吗?中产阶级都没个统一定义,被贩卖的知识焦虑又凭什么能够拯救你。


现实中很多人主动跳入这陷阱,毕竟马斯洛需求摆在那里。我们需要被尊重,需要社交,买来的知识可以暂时变成我们的谈资,或者至少装潢一下门面,好让自己不显得过于无知。

“贩卖知识”归根结底是一个买卖,"知识焦虑"也仅限于刺激消费欲望,却从来都不具有救赎效果。

就像我们因为懒所以去下馆子,厨师把原材料加工成菜品,我们为此付费。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掌握了这道菜的做法。

别人咀嚼过的知识,终归是加工品。不经历自我学习的过程,能力便无从提高。



02.少即是多

人们常说行行出状元,可不是指的一个人。

社会发展如此迅速,生产关系如此复杂,做好一颗螺丝钉已是不易,做全才更是毫无可能。

知识爆炸时代,据统计全球的知识量每5年翻一番。知识本就无穷无尽,所以我们更要直面错失恐惧。


没有人是因为掌握了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哲学等等才获得的成功。讲书也是一门生意,懂得多大抵也是在工作上的拓展而已。


学习之前请认真思考和质疑:这些是我需要的吗?能够解决我的实际问题吗?如果不能,那果断划掉。

工作中经常强调问题导向,可问题是,一个人怎么可能解决掉所有问题呢?即使在体制内也是不存在的。焦虑也解决不了时间和精力不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以解决现实问题就足够了。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少即是多,让自己专一一点不挺好吗?


03.拒绝时保联

姜思达曾在《奇葩说》上抛出过一个观点,“我们时刻保持联系最大的危害是,我们难以时刻和自己保持联系”。这是在讲,过度社交占据了我们自处的时间。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完全没有理由任凭满屏的信息、过量的知识占据我们自处的时间。

信息爆炸很容易造成信息焦虑,然后就沉浸在刷朋友圈、刷微博、刷抖音的快感之中。也许会有人义正言辞,“我是在刷手机学习知识啊”,总以为把信息焦虑替换成知识焦虑就名正言顺了。

而事实是,没有任何事情值得占用自我思考的时间。知识点的层面太细节了,人生的朝向才是第一位的。


拒绝信息过载,拒绝知识焦虑,

拒绝被强制性灌输,拒绝被信息时代裹挟。

我们需要淡定且从容地活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年最重要的任务是打造自己的操作系统,如何打造?学习新概念、新方法,升级旧的概念和方法论。一定要量化,如果把七天做...
    一棵树宋阅读 283评论 0 0
  • 寒假马上就要来了,昨天晚上跟孩子们在床上坐着,每个人说一说自己的寒假计划,说完后由我第二天整理成书面表格,寒假期间...
    温文尔雅wen阅读 144评论 0 0
  • 马上到年关,出于最近很多朋友和我咨询工作的事情呢我也写一篇关于工作的文章。 其实我在两年前是一个非常不爱工作的人,...
    钱程浩瀚阅读 22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