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一词由来已久,瞎折腾可不就讲的是那些没事找事、非要惹出一些事的人,令人生不出几多喜欢来。不过,今晚听了卢教授的课程《好老师和好学生是“折腾”出来的》之后,对于“折腾”二字便有了新的看法,另眼相待,还多出了一些亲近之情。
卢教授口中的“折腾”绝不是那些毫无章法 、胡乱而为的行动,而是一种经历磨砺后的成长,它有目的性,讲究科学时效性,巧抓事情的时机,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营造出了和谐美好的氛围,促使教师和学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基于此中环境下,“折腾”着“折腾”着,教师和学生不断地超越自我,更上一层楼。
还别说,这样的“折腾”真的是锻炼人。就以参加青椒计划学习来说,我的进步和改变是“折腾”出来的。从参加第一次九宫格大赛时,我就被“折腾”地拿起彩笔绘画,不懂得色彩的搭配和调和,画得生涩又难看。
虽然第一次的尝试以失败告终,却使得我这个门外汉有了学习彩铅的冲动和兴趣,从铅笔的艰难起稿,涂涂画画,擦擦抹抹,再到彩铅颜色的认识和辨别与上色,真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临摹一幅彩铅画,都需要长达几个小时的静坐不动,可能枯燥乏味些,却也乐在其中,感受到色彩的奇妙和魅力。
现今,我虽然画得还是差强人意,不过我已经敢于挑战自己的能力,朝着另一个陌生的领域行进。
就是在“折腾”和“被折腾”之中,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发现自己的潜力和能力,凭借着自己的毅力,努力参加每一个学习的时机和活动,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21天行动力的坚持,每次学科学习的用心打卡,用简书记录自己每天学习和成长的历程,参加助教活动提升自己的协作能力等等,这些活动的“折腾”无疑锻炼了我自己,使得年近中年的我再次体验到年轻时的蓬勃朝气和无限活力,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崭新的认识和希冀。
这样的“折腾”,是我所期盼的,求之不得的,多“折腾折腾”,我一定会更加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