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老公,
中午你回到家,给我高兴地打过招呼之后,主动去厨房忙碌了。看到我在做自己的事情,你非但不指责我不做饭,还会默默地主动支持,非常感谢你。
我做完自己的事情,跑到厨房和你一起忙。我们两人默契地各自收拾着东西。当时,我看到你在一盆洗过菜的水盆上面洗菜时,我忍不住提醒你倒掉下面的水盆。你条件反射似的回应我“我做什么,你别指挥我行不?”当时,我听了那句话,心理很不舒服,这种场景我们不是第一次呈现了。
那一刻,我清晰的觉察到,我们都陷在自己的剧情中。你有一个控制欲很强的母亲,而我的成长环境,又让我时常感觉到自己的意见被忽视,我们两“一拍即合”了。命运就是这个看似玩笑地被聚在了一起。
如果不经过自我成长之路,很难觉察到曾经的生活模式。
就像我们与人相处,会谈到某些人的“好”或者“不好”,也只是根据我们有限的思想方式去解读而已。而且,我们的思维和观念,并不代表权威或者绝大多数,或者只能代表着你或者我的观念。
也许你会说,我身边的人都是这样说的。是的,亲爱的,我们常常会陷入自己这种思维陷阱中,以为我身边的一些人也这样评论,这个人就一定是这样的了。
有时候,我们仔细想想,我们评价这个人,也只是我们有限范围内有限的人,或者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那几个人。这几个人往往是我们比较好的朋友,和我们有些差不多的品味和兴趣爱好。
我们很容易理解,一个人是多面的。就像我们每个人有阳光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一样。
记得樊登老师讲沟通视窗的时候,说了四个象限:
你知道别人也知道的是公开象限。比如你的性别,身高,体重等。
你知道但是别人不知道的是隐私象限。相信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隐私。
你不知道别人知道的是盲点象限。我相信我们还没自信到百分百了解自己,有些时候,可能旁观者清,某些方面,别人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
最后一个是潜能象限,就是你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事情。就拿我们大脑来说,我们普通人潜能开发微乎其微,我们自身的能量还有很大程度有待开发。
亲爱的老公,我不是想与你上课。你是一位好老师,讲课我比不上你。我想说的是,有时候,我们想当然认为的事情,很可能受限于我们的思想,我们偏狭的价值观。
这些年,我们的思想走在逐渐开窍的道路上。这几年,你飞速地成长,有责任感,有担当。我当然希望你好上加好,因为我是最大受益者,跟着你过得越来越好,不得不说,我们家庭的巨大改善,绝大多数功劳属于你的付出和努力。
我们也从自身父辈的先例中,看到思想眼界的限制,人生而受到巨大的限制。我想说的是,我们两人互相成为彼此的一面镜子,更多地照见自己的局限性,或者说袒露对方潜意识层面未曾发现的那一面,互相扶持,有爱地走很远。
说实话,目前,我还没有什么成就。但是,我知道我做了一件最有成就的事情,就是选择了一个好老公,爱家爱老婆爱孩子,负责任有担当。
在我们两出现芥蒂的时候,你总是能第一个站出来,向我抛出爱的橄榄枝。没有你这些年对我无条件的爱,这不有我今天的成长和进步。
谢谢你老公,希望我们两个人,可以在一起,肩并肩走更好、更远的路。我相信我们会更好!
谢谢你,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