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崇尚一种“富态文化”。
“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富态”、“发福”,这些老话无不强调着食物和富裕间的紧密联系。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国人对胖是有着神往、羡慕的心态。
年画里的娃娃,一般都是”超重“的
如今在饭桌上饕餮的我们大概很难想象,我们距离曾经的饥荒也不过五十多年。上一代人对食物有着近似伤痛的记忆,到了今日物质富足的时代,当年的伤痛却未曾消失,成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谆谆教诲、成了年夜饭里的大鱼大肉、成了吃不下而为了不浪费而勉强塞进胃里的食物。
也许是曾经疾苦的记忆太过鲜明,人们依旧留存着对食物”体面“的向往——在许多地方的传统习俗中,请客吃饭的规则之一:便是点比正常食量更多的菜,以至于在饭局结束时,桌上还有足量的食物剩下,从而体现自己的好客之道。
除了富态文化的历史渊源,当今社会人们暴食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对待食物的方式。
在食物稀缺的年代,吃饭本身就是一件奢侈的事,因为来之不易,所以吃饭时,总是会认认真真、一心一意地享用。
而在今天你会发现,我们很难再专注于吃饭本身:吃早餐的时候看手机,边吃下午茶边工作,吃晚餐的时候看“下饭剧”,已经成了现代人生活的常态。
来自伯明翰大学的研究表明,饥饿感不仅取决于我们吃了多少食物,更和人的记忆、注意力有关。
一般情况下,人在吃完饭后的20分钟,大脑才会接收到“我饱了”的信息。而如果你在吃饭时做着其它让你分心的事,大脑就更不容易接收到饱腹的信息,我们也不知不觉地“吃多了”。
如今现代人追求的早已不是吃饱,而是吃得“过瘾”。在压力越来越大,过量饮食已成为一种缓解焦虑的方法。
若你想了解城市人生活的现状,可以看看《2017中国外卖发展研究报告》。它从人类最不可或缺的食物出发,反射出人们方方面面的生存现状:
从年龄结构上看,美团闪购以年轻用户为主,30岁以下用户占比达67%。
晚7点后叫外卖到公司的加班族有2322万人;晚9点后的有1433万人。
有1.3亿单身人群曾在美团叫过外卖;393万人年度订单数量高于100次,平均每周叫两次外卖。
来源:《2017中国外卖发展研究报告》
在这个晚上7点后还有2000多万人都在加班的时代。想象一下,回到家精疲力尽的人们,会有心情和精力准备一顿晚餐吗?
还是躺着吃点让人兴奋的食物吧,至少可以抚慰一下自己疲惫的身体和心灵。
为了这些食物,我们心甘情愿为它变成“肥宅”。而这些肥宅快乐食品,又以含糖量高、油炸、速食产品为主。很明显,肥胖是一个“城市病”,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生活中的压力让我们暴饮暴食、资本中的逐利驱动让我们越吃越糟。
最终,用一句话来概括:“人们比以前吃得更多了,却没有比以前吃得更好。”
(参考来源:瞭望智库《2017中国外卖发展研究报告》美团闪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