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拖延,莎士比亚的答案和我的实践

“我们所要做的事,应当一想到就做。因为人的想法是会变化的,有多少舌头、多少手、多少意外,就会有多少犹豫、多少延迟。”

“现在我明明有理由、有决心、有力量、有方法,可以动手干我所要干的事,可是我还是在大言不惭地说:‘我要怎么怎么干。’却始终不曾从行动上表现出来。”

这两句话摘自《哈姆雷特》,讲的都是行动的重要性。

这让我联想到近期的两段经历。

一件是写作。长期以来,我希望养成每日写作的习惯,都以失败告终。直到最近采纳一位老师的建议,每天进行微练笔,随后将练笔内容公开发布至微博、知乎、简书等社交平台。通过这种公开写作的方式倒逼自己养成每日写作的习惯。我从3月20日开始尝试,除因临时有事中断了两日之外,其余时间都发了练笔。

另一件是孩子的事情。我原本计划上周六上午和孩子讨论如何才能按时睡觉的问题。由于突发状况,我未能按计划发起这个讨论。此事因此一再延后,直到昨天才得以推进。而我昨天之所以决定和孩子讨论,是因为明天我要见我的教练同学,届时我会和她讨论此事的进展。倘若没有和她有约在先,我很可能会继续拖延下去。

通过对这两件事的反思,我意识到:对于想要实现的目标,一定要预计到各种阻碍,然后针对阻碍设计一些方法来自我约束,不能只靠自律,毕竟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

四百年前的莎士比亚已经很清晰地认识到人爱拖延这个事实,于是一再强调行动的重要性。而对于如何让自己行动起来的方法,则是值得今时的我们思考的问题。

从最近的实践来看,建立外部监督机制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