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竞聘一个部门经理职位,5名优秀职员报名竞争。他们的竞聘演讲颇堪玩味,深入分析一下或有经验与教训的收益。
A自觉胜券在握,演讲底气足,时不时地环顾一下台下,沉着而有风度。嗯,有样。有戏。
B资格老、业绩佳,但或许已有预感,低头念完演讲稿,黯然退场。
C年轻,资历名气都不足,但潜力不错、表现不俗,临场演讲镇定得体。与年龄不相称的老成,显示出很强的竞争力。不可小视。
D演讲稿十分精彩,一看便知用心良苦并经高人指点,且脱稿演讲也能一丝不乱。演讲后赢得一片掌声。
E自知是无望陪榜者,但演讲稿准备得十分有心,只突出表现自己一两项众所周知的重要业绩。演讲时洪亮的语音,展示出沉着与自信。
最终谁竞争成功?嘿嘿,就不告诉你。因为这对本文主旨没有意义,行者是要分别从他们对此次竞聘的准备,生发出几条咱们用得上的道理。
A轻信了。这个世界,真正有把握的事不足1%,任何意外都可能随时发生。向成功努力、做失败准备,这个道理,什么时候都用得上。
B强求了。随着年龄和阅历增长,有些事情是能够和已经看明白的了。有些成功不可求或者不值得求,有些失败不仅无奈,甚至比成功更重要、更有用,它迫使我们反思世界与人生的价值,再做出新的、更适合自己的判断和行动。如此下来,以后日子可能会更好过些。有时强求莫如不求,有时退反而是进。
C应得到祝福。用心专注于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物上,并持续为之付出心思和力气,成功一定会在不远的地方等你。如果你竞聘成功,有人说三道四地不理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所以你需要用超乎寻常的努力来为自己正名,需要走更艰辛的道路;而且你慢慢会发现,成功没什么太大可喜,失败也没有多么可怕,之后的酸甜苦辣,形式可能不同,但感觉可能依然、永远如故。
我为D喝彩!对重大的人生机会,给予极为充分的重视和周密的准备,这才是要成功的意志、才是成功者的姿态。从功利上讲的人生成败,就那么几步,给予多大的重视都不过分。机会青睐于有准备的人,更青睐于精心准备的人。
我更为E喝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却并没有直奔这个成功(竞聘成功)而去,而是奔着另一个成功(在态度和展示上的成功),为下次的成功做好了铺垫,有识见、有肚量、有分寸、有方法,成熟而聪明!你在这场竞聘中,败而有得,是成功的失败。
总之论之,行者曰:
1.在机会的运用上,要有广阔一点的成败观。
首先,对自己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任何一件事,都应该看作一个机会而认真对待;而这个机会给你带来的成与败,关键看你对这个机会如何运用。
在此总方针指导下的其次是,对这个机会,是把握还是放弃,需要慎重考虑、仔细度量,有的时候,抓住不见得是成功,放弃反而才是成功。
第三,对这些机会,有时正用是机会,有时反用也是机会,有时化着用才是机会。这才是掌握了运用机会、获得成功的真谛。
第四,不要在任何因机会而获得的成功与失败中沉溺。成与败是统一的,都是台阶,都应在这个台阶上继续走路,往哪走、怎么走、走得如何,并不仅仅在于这个台阶给你提供的高度,而是继续走的姿态。
2.对机会的偶然性,要有正见和科学观。
真正的偶然基本是不存在的,几乎都是必然积累的结果。爱好骑行、晒得跟黑人似的行者,有一天在同一地点被两个互不相关人同时发现,并同时发短信告诉我说看见了我。我则说,那是我几乎天天行走的路线,碰见我基本没什么可奇怪的。
诚然,这个世界在规则之外还有不规则,但没有人会无缘无故成功,努力、优秀、正行等等这些永远是规则,如大道直行、直达京广,都是这些优良素质和品行不断积累的结果;不规则成得了一事、成不了一世,抄小道走近路永远都不会是主流,人生是场漫长的马拉松,下土路跑,实则不如走大道轻松、直接、安全。这些,不是一个人对美好世界的妄想,甚至不是人定的社会规则,而是神给这个世界的规定。是神!你造吗?对这个世界,永远不要放弃对规则的敬畏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