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祖父的园子》的时候,总能从萧红的文字中看到自己孩提时光的影子。而在童年时光,给过我最多幸福和快乐的人就是——奶奶。想来今年已经是奶奶走的第六个年头,对她的思念却如海潮一般,时而平淡时而浓烈。
尤其到了年关,在这个热闹喜庆的节日,就更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味。想起过年前夕她在熬猪油,我在灶口烧着火,炉火烧得旺旺的,假期长长的让人无忧无虑,猪油香飘整间老屋,我则多次从灶口探出头来询问“奶奶!猪油渣熬出了没有?”等到大功告成,夹一块猪油渣放在嘴里,那种幸福和满足在嘴里开了花。每每年夜饭过后,在春晚开始前,我和奶奶坐在长凳上一起做圆子,她耐心地教我怎么给圆子封口。记得有年在前排的东屋里,奶奶笑眯眯地跟我讲着她年轻那会事情,59年大饥荒的时候,所有人都没饭吃,不少人都扒树皮吃,那时候还怀着你爸,自己省吃俭用,一家人总算挺了过来。谈起这样的往事,奶奶的双眸总是波光盈盈。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她没有出过远门,唯一一回时跟爷爷结婚后去了一趟嘉兴南湖,谈起这段时光,他又时那样幸福。
爷爷是五十年代的高中生,后来有做了村书记,奶奶作为不识字的农村妇女在家中地位也可见一斑,但她瘦小的身子里有着一股要强的劲,一个人领养大三个孩子,家中各种事务加上农活都是她在打理。自小到大,爷爷、父亲、母亲都是针尖对麦芒,总是很要强,经常会有各种争吵。而奶奶总是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记忆中她总是慈祥的样子,不曾遇谁争执过,不曾与人红过脸,实在难过的时候也是一个人在灶口抹眼泪。
我觉得我的童年绝大多数温暖和幸福都是她给予我的,每每做到大街上看着灯火阑珊,就莫名地想起她,就会想到奶奶曾经每天晚上在我看动画的时候留着一块糕点或是一点水果端给我。想到这里一种幸福的惆怅糊在心头,我曾拥有过这么好的好时光。想起和奶奶一起干农活的日子,一起收油菜籽、收稻谷、插秧……我想奶奶是很爱我的,她一生勤俭,舍不得给自己花一分钱,“钱包”都是一个掉了色的塑料袋,等我上了中学,周日总是从里面抓出一把毛票放到我手里。而这些钱,都是他在干农活之余,去玻璃钨丝厂李搭零工赚来的。后来听我舅舅说,那时候奶奶在舅舅家的钨丝厂干活,舅舅戏谑道:“恩娘,秀峰汽车的钱存的怎么样啦?”奶奶骄傲地说:“轮胎钱应该已经存好了。” 只是后来奶奶检测出来绝症,她存的钱也都是在天价医药费钱无以为继,想想又是一阵唏嘘。
记得,大二那年国庆节。家里突然来电话叫我直接去市中心医院,在楼道里,姐姐啜泣道:“奶奶的时间不多了,可能只有三个月了,而且看起病来医药费也时一个天文数字。”那时候,读书觉得自己每年生活费加学费耗费两万多块钱,就萌生了退学上班的想法,当然也在奶奶的反对下才没有实现。
后来的时光里,我就是盘算着奶奶还有多少时间,保守治疗竟然也让奶奶拖了三年,只是这段时光里的痛苦只有奶奶自己知道,她时常坐在藤椅上望着家门口的河滩发呆,看到我也是笑笑,接着又是无尽的沉默,她开始不断地向每个人交待着什么……
然后便是病魔无情吞噬着我最亲爱的奶奶,看到她形容枯槁,看着她卧病在床靠氧气和止痛药支撑着游丝般的生命。
对于奶奶生命最后阶段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13年清明过后一起去采豌豆,那时候我并不知晓她的病情已经这么严重,采几节豌豆都用尽了所有力气,然后吃了最后一顿她亲手做的豌豆饭,再往后便是旧病卧床直至离开…
最近是不是又是豌豆成熟的季节了,昨晚做梦跟奶奶一起去采豌豆,我看着她熟悉的背影,好奇地问她:“奶奶,你不是已经…” 她看破了我的心思,笑着说:“那是你在做梦,我现在不是好好地在采豌豆吗?” 然后,我仔细检索我的记忆才意识到我是在做梦… 半夜惊醒,泪水打湿枕巾,空坐在床,望着窗外常咨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