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腾飞
中国古人的感觉是丰富灵动且有生气的,次元很广且代代文人之间传承下来又发展创新,变得多维度展开。可一种感觉单独书写,又可"六根互用”,即六根"眼耳鼻舌身心"这六类器官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互相通达并行,创造出一种或者多重感觉浑然一体的绝妙境界。
第一,古人肌肤感觉是鲜活的。
没有天气预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季节更替,古人和自然气候是有着亲密而自然的关系的,体感指数都是当下存在且都是靠着身体的肌肤感觉的。
从孔子春服既成,浴乎沂,咏而归。到忽惊春到小桃枝;又或者从池塘生出的春草,到料峭春风包裹下千金的春宵一刻;直到花谢花飞和零落成泥预示春去。人们外出踏青,折柳,放风筝,蹴秋千,让春水春风贴近生活。
随着四季流转,感觉也是递进的。梨花院落溶溶月,芭蕉下得雨声多;黄梅时节家家雨,又或是碧云天黄叶地,或者未若柳絮因风起,风掣红旗冻不翻,也因此有了捣练晒布,塞棉制衣,生火取暖等等因物候节令感引发的活动。同时,在这些物候之中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可生发无限故事,引发无限文思诗情画意。
第二,古人的味觉是立体连续的。"膳","食"和"饮"在古人生活中是置于极其重要地位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关于饮食器具和食物,从出土文物到时下生活,都可见一斑。而关于饮食的字词在汉语中就更加占据极其重要的比例。如饮食严格被视为"礼"的一部分。此外中国地处的气候带多样,四季分明,且人种民族以及与外域交流密切多样,地域南北西东不同,故而孕育了古人食材丰富多样,调料层次立体,炊具纷繁复杂,宰杀技艺及刀法纷繁精湛,这对于古人味觉有极强的刺激和催发作用。厨子上自古就有庖丁,易牙顶级厨师了,炊具和饮食器具上金、银、铜、铁、陶、瓷、骨、玉、琉璃水晶等等,统统可以制作为精美的炊具和饮食器具。而普通大众和官宦士族及文人群体既可作为客体消费餐饮,又可作为主体研制并改进饮食,这极大刺激了餐饮行业的兴盛发展。
从"葡萄美酒夜光杯"到"玉碗盛来琥珀光",美食美酒香茶香露盛于美器之中如"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而可食用的飞禽走兽山珍海味就不必说了,而且下到民间上到宫廷,富足的标志首先要落实在饮食上。无论是"雪沫乳花",还是韭笋蓼蒿茸大摇大摆"试上春盘","河豚欲上","越浦黄柑",或者"纤手破新橙","桃花流水鳜鱼肥",还是菊黄蟹肥持螯把酒,亦或是冬日的红泥小火炉,新火试新茶,古人的味觉始终是和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以至于近代胡适,周作人和鲁迅,梁实秋,朱自清,汪曾祺,张大千,梅兰芳,张爱玲……无数的文化名人传承了一贯的饮食气质,柴米油盐的气息孕育了多少文脉基因,熏染了多少文化政治人物的唇齿。孔子,张翰,李白,杜甫,苏轼,袁枚到现时的翟永明,阿来等等。
第三,古人的视觉是多彩生动的。
中国广博的自然山川和自然资源,加上多民族的地域文明和文化特点,加上与外域文明的交流,在自然文明和人文文明方面既相互独立又互相交织共生,于是诗文词赋,装饰艺术,玉器石器,金银丝绸,瓷器布帛,织染饮食,住行交通……不断发展,塑造了绚丽多彩的视觉空间。
视觉色彩的应用历朝历代各个不同时期不断发展继承又流变,赠送情人"遗我彤管",衣服染色"载玄载黄,我朱孔阳",悼亡爱侣"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屈原芙蓉为裳四季景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绿肥红瘦","避风红出没,惊雨绿交加","芭蕉残红欲尽","水晶宫殿五云飞",气象则如"落日融金,暮云合璧","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衣饰如"玉刻麒麟腰带红,翠为荷叶垂鬓唇",或者"失我胭脂山,另我妇女无颜色",还是"蛾儿雪柳黄金缕"的妆容及服饰色彩,车马有"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街道装饰“花市灯如昼”等等。
书画上则"翩若惊鸿,矫若游龙""颜筋柳骨""游龙走虺"多元并举,可以说,古人的视觉空间是极其丰富多彩的。
第四,古人的听觉是多重立体的。
服饰有"环佩叮咚",音乐则更加璀璨。“礼”和“乐”一起,一直为古代帝王所重视,成为统治体系中重要一环。曾侯乙墓出土的大量文物均实在说明,远在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在乐律和乐器演奏等方面达到了超乎想象的程度。黄钟大吕,下里巴人,高山流水等等成语已经融入日常生活。乐器制造方面,古琴有“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瑟“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琵琶"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山僧扑破琉璃钵,壮士击折珊瑚鞭”;筝“一声雍门泪承睫,两声赤鲤露鬐鬣,三声白猿臂拓颊”。
自然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燕呢喃,子规啼,雁叫声断,或者风萧萧竹飒飒,秋水婵媛,叶落有声,踏雪也有声。
无论是促织鸣东壁、蝼蛄夕鸣悲引发人生无限感慨;关关雎鸠,鸡鸣桑树,柴门犬吠,乌啼月落,爱恨别离聚散,都在多少前尘往事中。
第五,古人的嗅觉是灵敏多样的。
古人对于嗅觉上的香是极其重视的。从屈原《楚辞》《离骚》的各种香草,《诗经》瓜果花草,还是世说新语的焚椒如厕,还是花香果香饰衣涂面或者引之入室,亦或者香炉香囊荷包一类,这些统统是古人的迪奥,香奈儿等香氛品牌。古人还会借香气,门前庭院种花种草,开窗开门就有香气传达。
宋代丁谓《天香传》中记载:“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晚至魏晋,熏香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唐宋以来,随着外来香料的大量输入,逐渐形成了以文人为主导的用香文化,各种香具、香料、香谱、香仪都日趋完善,并留下了诸多关于香事的诗词歌赋。
于是,香文化、茶文化、花文化三者形成中国文人三类独有的精神嗅觉符号。香在特殊嗅觉符号之外有烟雾、颜色、香料香具和香盘香饼等视觉符号,茶在味觉符号之外又具研磨制茶的声音和颜色等多重符号,花文化则在外形,颜色,气味等多方面给与古人多重维度的审美,而且可以食用,制成各类化妆品,染色料,头面装饰品等。
所以古人的生活中,香味是始终萦绕的。
第六,古人的时空感觉是绵密宏大的。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屈原"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无边思绪,晏殊"可耐年光似水似水声,迢迢去不停"等等。
广阔的地域和多维地形,众多山川河流给予了中国人无比的空间感。而自古以来的叙事传统、战争和朝代迭代兴衰带来的种种又加深了时间感。谢灵运的"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则将时空二者概念同时揽住,所以在宇宙衬托下,在渺茫天地间生发出人世与自我何其幽渺的无限感慨。
第七,古人的自我意识和本体的感觉是多维的。
自我感觉和自我意识一直出现在中国人的思维体系中。人是什么?这种思维通过人与天地万物,人与历史和时间的交流不断被探讨被深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子文人自我意识达到盛况。个性化书写体现在文人士大夫阶层,而且这种感觉又是多维度的。
从上古神话的盘古开天辟地,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到《楚辞》中《天问》、《离骚》、《九歌》中对天地自然人世万物的疑问,这时人们已经对人本身在宇宙中的地位产生了探索的欲求,已经萌发对自我角色的审视。一会儿是"忽如远行客"的时间流逝中惆怅而动态的自我,一会儿是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隐士的自我,一会儿又是李白"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天地间纯粹的自我。
而边塞征战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狂浪自我,时间淘洗下自少年“少年听雨歌楼上”到“而今听雨僧庐下”的人生步步洗练的自我,"古来圣贤皆寂寞"中的流淌的自我,"杜甫的"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的代入感的自我,还是"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中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自我,又或者"人比黄花瘦"中思妇的自我,或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和"留得清气满乾坤"士子文人的自我,古人自我意识一直在不同群体间发展绵延,自我意识始终是一种生命本体意识的思索。
第八,古人的家国感是始终存在且枝蔓连接于心的。
这种国愁,乡愁旅恨是中国古人特有的精神符号。从“海上生明月”到“千里共婵娟”,从“国破山河在”到“但悲不见九州同”,从“一声何满子”再到“八千里路云和月”,“黯乡魂,追旅思”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故土,家园,游子,征夫,离人……亲情友情手足情,这些如丝的精神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每个国人的心中。
第九,古人的超自然感觉是丰富的。
如山海经,各类鬼神志怪小说,基于中国的大千世界,有多丰富的正统文章,就有多少流传于坊间不入流的志怪小说,古人想象力当然也是丰富的。
中国人的想象力是催化剂,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为文人带来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感觉等的丰富材料的储备下,在线条文字,笔墨纸砚等物质工具借助下,于各类艺术作品中显现。
于是从《诗经》远古的先民歌颂,楚人的瑰丽想象,汉人T字形帛画中天人鬼神三维一体的想象空间,到《山海经》,顾恺之和王羲之的灵动视觉想象,隋唐志怪小说再到边塞诗和李白的宏大奇崛诗意空间,直到清子不语,蒲松龄一派志怪小说的传承。想象力这一条线一直不曾断绝。
第十,中国儒释道古代哲学影响下,"六根互用"观念也十分常见,佛教传入之后,更加深了中国古人对天地万物的关系、人与自身关系、人与他人关系的种种感受,体现在各类艺术形式中则是通感和哲理诗词曲文的流行。
单看唐宋诗词里,视觉听觉空间和心境转换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音乐曲"如泣如诉,如怨如慕"、"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等等,军事环境“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感觉直接互相流转,语无形于有形则有"红杏枝头春意闹","槛菊愁烟兰泣露","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等等。
魏晋玄学诗“抚菌悲先落,攀松羡后凋”佛理如“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哲理“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将理意哲理通感比喻到现实生活,以有观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人生绝处逢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以有我写无我,物我两忘,自由超脱。
总之,古人的感觉是生动不息的,肌肤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时空感觉、自我意识感、家国感觉、超自然感觉以及通感这十方面都是传承并发扬开来的。这其中自有自己本土生发出的传统,又有外来文化传入后吸收借鉴下的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