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出自庄子 养生主,这个庖丁就是给皇帝管厨房的,庖是职务,丁表示男人。庖丁给梁惠王杀牛的故事非常有趣。
庄子是这样写的:“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这一段向我们展现了庖丁杀牛的技术娴熟,一气呵成,干脆利落,就像“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桑林商汤时候一种非常有名的歌舞艺术。庄子想告诉我们杀牛这种血腥的事情其实可以如歌似舞,竟可以赋予艺术之美感。
我小时候和妈妈去菜场买菜,看到过杀牛,杀牛人坐在一副特质的木梯上,牛站在院子里,杀牛人手起刀落,我不记得牛有没有发出临死前的哀嚎,我也万万不敢去看那种场景,只记得院子外边围着很多想要买到新鲜热乎的牛肉的大人,我远远地瞧见牛的血液从院门那里涌出来,这一幕让我非常难忘。
庄子的“庖丁解牛”似乎和我所见的情景大相径庭。
梁惠王一边鼓掌一边问庖丁,哇,你杀牛的技术实在是太棒的,你是怎样做到这么厉害的呢?皇帝在庖丁面前赞涵杀生。啧啧。
那么,庖丁是怎么说的呢?庖丁说“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他说牛在我眼睛里已经不是牛了,已经到达了神的境界,“官之止而神欲行”,就算我的五官知觉告诉我应该停下来,然而,境界却不允许了,已经到达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境界。
庖丁解牛真的很“牛”。还有更牛的。
庖丁告诉梁惠王,“良庖岁更刀”,杀牛技术高明的庖一年换一次刀,“割也”,他是在割牛,似凌迟,牛恐怕也是万分痛苦的。“族庖”就是小地方上的杀牛人,月更刀,一个月换一把刀,“砍也”,他在砍牛,粗暴和血腥。而庖丁呢,他的刀已经用了十九年了,从没有换过。
难道他的刀是一把神刀吗?当然不是,他说他的刀锋利无比,但是恐怕并不如岁更刀和月更刀的杀牛人的刀更锋利。这就像是一个好学生不管用多钝的铅笔依然能写出公正漂亮的的字一样,一个好的厨师,可以用普普通通的食材做出美味可口的一餐,一个道理。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游刃有余这个成语大家都听过,就是这么来的,人刀合一,自然而然,潇洒从容,就像在跳舞。
就算是杀牛技术依然炉火纯青的庖丁,是怎么看待别的杀牛人杀牛的呢?
他告诉梁惠王:“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简单点说就是,他每当看到地方上的杀牛人杀牛那么困难,眼神那么怯弱,走得那么小心,他反而要以他为榜样,为什么呢?庖丁是在提醒自己,即便自己技术一流,日臻神化,但是仍然要小心谨慎,不忘初心。
庖丁解牛,大概就是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样子,居于最高点,但是却甘心平淡。这么牛x,却认为自己平凡。明明是神一般的存在,但是不曾忘记初心。觉得自己踌躇满志,似英雄一般,却要“善刀而藏之”,像个杀牛的小徒弟一样,把自己的刀悄默默地藏好,最好别叫别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