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对于没有零花钱的孩子来说,就是一笔天降的财富。蝎子是一种药材,我们那儿收蝎子,一斤得一百来块钱,这个诱惑力,对我们孩子来说不小了,不知道能吃多少冰棍和辣条了。
捉蝎子,分为两种,一种是晚上捉,一种是白天捉。
夏天的晚上,当比较闷热的时候,蝎子就会出来透气,我们就会拿着一个镊子,一个保鲜袋或者罐头瓶子,再拿着黄光手电筒,出发。蝎子一般在有土或石头的地方,譬如土房子,土墙,nian上(土堑),会躲在这些物体周边的缝口,随时准备逃跑。我们一般是两三个人作伴,胆子大的可能自己一个人,先把村子里的所有房子扫荡一遍,然后就往外村,或者野地里去,每隔几天就转一次,天天去小蝎子还没生出来呢,不能竭泽而渔。
为什么要带镊子呢,因为蝎子会蜇人,跟蜜蜂似得,尾巴那里有一根很长的刺,蛰一下痛半天。用那种白光黄光手电筒,其实很考验眼力的,蝎子身体的其他颜色和黄土比较像,除了它的背是黑色的,而且又比较小,比小拇指小一些,稍不留神,可能就错过了。后来,紫光灯就应运而生,紫光灯照在蝎子的身上是白色的,和墙体比较还是比较好分明的。以前都是手上拿的那种大手电,操作不方便,后来就都是一些比较小巧的头灯,便携省地方,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晚上捉蝎子总是会碰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挂在草上的蛇,慢悠悠的刺猬,眼睛发光的猫,只见草动却看不见物体,突然的声响却又消失不见。这些东西都会让年幼的心脏停一拍,然后快速跳动,大叫着哇哇逃跑,然后踩一脚狗屎,或是丢一只鞋,狼狈不堪。
有些人可能没有见过蝎子小时候是什么样的,我之前偶尔捉到过一个怀孕的蝎子。我们捉了蝎子一般是不着急卖的,一般是多捉些,然后等收蝎子的走村转巷。那捉来的蝎子放哪呢?找一个比较深的盆,放一些土疙瘩,瓦片,在淋一点水就完事了,蝎子就会躲在瓦片下或者土疙瘩下,放个三五天这些蝎子也不会死的,所以小时候我一直以为蝎子是吃土的。某一天早上,我端出盆看蝎子,发现一只蝎子的背上爬满了密密麻麻的白色生物,后来凑近一看,我去,全是小蝎子。这可对密集恐惧症的人不太友好,还是挺膈应的。
白天也可以捉蝎子。夏日炎热的中午,孩子是不需要午睡的,三五个在一块,商量下今天去捉蝎子。随便找一个瓶瓶罐罐,作为装蝎子的容器,然后再做一个镊子,工具就齐活了。镊子怎么做呢?找一根筷子,用刀从中间劈开,劈的离筷子根还剩半指长,停下来,地上随便找根细棍夹在中间,然后用绳子将细棍和筷子五花大绑起来,镊子完工,可谓零投入。
白天捉蝎子,也叫掰蝎子。白天很热,蝎子是不会出来的,所以,我们就去地头nian上,或者有石头的的地方,把石头掰开挪个地,把土块掰掉,然后就可能会有蝎子,这种如果有,一般就是一窝。但是当一窝蝎子出现在面前时,大家还是会很慌乱的,而且蝎子也会逃跑,需要手速快,将其统统拿下。
当然,不是每次都会有所收获,更多的时候,只是徒劳无功。有收获了,就可以卖了之后,大家平分,然后买些辣条,酸梅粉,汽水,冰棍,干吃面等等等等。。。。。。不能想了,再想就要流口水了,好怀念以前的那些零食啊,虽然现在想吃就能买,却没有那时候吃起来香了,尤其是把一包干吃面揉碎了,调料放进去,捏着袋口摇一摇,然后给每个人分一把那种感觉,不会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