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三个姑姑,年纪都比我父亲小。按照上海本地的称呼,称之为大嬢嬢、中嬢嬢和小嬢嬢。对于本地农村而言,其实不分姑姑和姨的,都称之为嬢嬢。
三个嬢嬢性格脾气都不一样,大嬢嬢因为是家里的第一个女孩,所以自小受到祖父的疼爱和关照。祖父是农田干活的一把好手,大孃孃继承了祖父的农田技能,对于田间地头的农活也是手拿把攥。尤其是插秧,在当时的村里,乡里也是出了名,被人称之为“小插秧机”。可见她干农活儿麻利劲。
二嬢嬢是学历最高的,在那个年代竟然能高中毕业也属不易。但这么高的学历却没怎么派上用场,早早地嫁人,就在婆家那里的工厂当工人。在我的记忆里,她干农活的水本事在三姊妹里属于比较差的,但是对于绣花之类的细致活她是屈指可数。
小嬢嬢年纪和我相差不大,虽然是女娃,但她的性格纯属男孩脾气。小时候我一旦在外面受人欺负,她就为我出头,和人家打架。干活做事一股风风火火的样子。但是她不怎么爱学习,初中毕业就到镇上的丝织厂工作。到二十一世纪初,上海的很多污染行业内迁。丝织厂也属于污染企业,不得已她下岗了。小姑姑对我一向很佩服,常说我是我们老谢家的秀才,有些她不能决断的事她竟然喜欢与我一个毛孩子商量。
那年她下岗了,她有两个单位可以选择。一个是到乡里干一个闲差,一个是去敬老院工作。当年我就建议她去敬老院工作,随着老龄化社会日益严重,用发展的眼光看,敬老院可谓是前途无量。她就听了我的话,她从敬老院基层干起,无怨无悔。她相信她侄子的分析不会有错。过不了几年,她依靠自己的勤奋工作,能力体现,得到领导赏识,成了镇上的敬老院院长。真的苦尽甘来,风光无限啊。可好事古难全,当上敬老院院长才刚过去两年,她竟然被查出得了癌症,而且已经是晚期。
小嬢嬢是在北京奥运那年(2008年)过世的。那年国庆节刚过完,不久就接到小表妹告知的噩耗。小嬢嬢从得病确诊到过世,时间才相隔半年左右。小嬢嬢和我年纪相差仅九岁,她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干啥事都是最快捷最有思想的。同时她也是最孝顺祖母的女儿。自从到敬老院工作,她更能体会老年人的心里需要什么,在想什么。每周都会骑着小电驴到老家来看望祖母(祖父过世比较早),风雨无阻。每个周末,祖母也早早的坐在门口,倚门期待着女儿回家叙旧。
自从小嬢嬢过世,每到周末祖母还习惯性的坐在门口,往南面的马路上张望,是不是有她的幺女回家啊!中嬢嬢和大嬢嬢自从小嬢嬢过世后也来看望祖母,但那也仅仅是偶尔,哪有小嬢嬢勤啊。想当初祖父刚过世,怕祖母在家一个人寂寞伤心落泪,在那段不适应期,也是小嬢嬢把祖母接到她家住了很久。如今,祖母也过世了,她可以在那边的世界和小嬢嬢团圆,或许她们又可以叙叙旧,聊聊天,以慰相思之苦。
2020.2.28
身体不适,肚子里叽里咕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