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因为今日台风的原因,随时会有暴雨,今天刚起床的时候, 天气还是可以的,可是此时的顷刻间雨像是老天爷打翻了水盆,狂风暴雨的下个不停。原本约好去看牙的日子,即便大雨倾盆,也躲不过“牙痛”的催促,只能硬着头皮出了门。
网约车如期而至一楼的出入口,网约车司机生活所迫也不容易, 下这么大的雨还要出车,而价格如旧。
十多分钟,就到了区医院,下来车,到进入门诊楼有一段距离。可以在这里下车 也可以让司机开车进入地下车库,然后直接乘电梯直达5楼口腔科。等开车入底下车库的车比较多, 要慢慢排着挪动,一杆一车耽误点时间的。
我看在这下车 距离门诊也不是很远我就下车了,十多米的路,雨水噼里啪啦砸在伞面上,溅起一朵朵小水花,行人都行色匆匆。我裹紧外套,踩着积水,满心都是对看牙的忐忑。
门诊大楼五楼和四楼全是牙科的诊室,分的很细:有牙外科 牙内科、正崎科,清洁牙科等等,一进来消毒水的气味就扑面而来,候诊区的电视里循环播放着护牙科普视频,其他患者脸上的表情也和我一样,写满了紧张和不安。
在珍室里候诊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各人的牙问题都不太一样,但年纪上来了 牙的问题也回越来越多。
终于轮到我时,躺在诊疗椅上,头顶的灯光亮得刺眼。牙医戴着口罩和手套,手里拿着各种器械,亲切地安抚我别紧张。可当钻头的嗡嗡声响起,我还是忍不住攥紧了拳头,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儿。好在牙医手法娴熟,一边操作一边轻声告诉我每一步的情况,让我慢慢放松下来。治疗过程虽然有些酸痛,但想着能摆脱牙痛的折磨,也就咬咬牙坚持了下来。
先生总是认为我吃太多荔枝上火所致, 但医生说牙痛的原因很多方面,但荔枝也不宜多吃。
看完牙离开诊所,雨还在下。不过奇怪的是,原本因为看牙悬着的心,此刻却平静了许多。雨水似乎也冲刷掉了一些焦虑,牙齿虽然还有点隐隐的感觉,但想到以后不用再被疼痛困扰,心情也跟着明朗了几分。或许,有些看似艰难的事情,咬咬牙也就过去了,就像今天这场躲不过的看牙之旅,最终也顺利结束了。
02
我住的地方是一个半岛, 没有地铁的, 如果想乘坐地铁,就先乘坐半岛的地铁快吧专线车,直达地铁口。
地铁专线5号线,从半岛直达青秀山地铁站的。
刚上车便被眼前的景象触动——车厢里白发苍苍的老人占了绝大多数,年轻面孔寥寥无几,这场景无声地诉说着老龄化社会的悄然逼近。
老人们三两成群地坐着,有的互相攀谈,分享着家长里短,从菜价涨跌聊到孙辈趣事;有的戴着老花镜,专注地翻看着报纸;还有些倚靠着座椅小憩,脸上带着岁月沉淀后的平静。他们布满皱纹的双手、微微佝偻的身躯,都在诉说着时光的故事。而身旁空着的座位,却鲜少见到年轻人前来落座。
记得以前坐公交,总能看到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或是戴着耳机沉浸在音乐世界,或是低头刷着手机、看着资讯。如今这样的画面少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老人居多的场景。这不禁让我感慨,老龄化社会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老龄化意味着社会结构的巨大转变,未来,养老保障、医疗服务等方面都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但同时,这也提醒我们要更加重视老年人的需求,给予他们更多关爱与尊重。每一位老人都曾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为社会发展贡献过力量,在他们步入暮年后,我们理应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关怀,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下车后,我仍在思考着公交车上的那一幕。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不可避免,如何积极应对,让每一个阶段的人生都能绽放光彩,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03
趁着假期的空闲,去逛了一趟老城区,朝阳广场和百货大楼一带,这里曾经是南宁最繁华的地方,如今感觉大不如从前了。许多新的商圈在兴起,这里还是保持着淳朴的气象。
路过老城市区中心的百货大楼,推门而入的瞬间,一股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曾经热闹非凡的购物地标,如今竟呈现出一派冷清之态——游客比服务员还少,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踏入大厅,明亮的灯光依旧,大理石地面光洁如昔,只是少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显得格外空旷。身着制服的服务员们三三两两地站在柜台旁,眼神中带着几分百无聊赖,时不时整理下货架上的商品,或是低头翻看着手机,等待着零星顾客的到来。曾经需要排队抢购的化妆品专柜、服装区,如今无人问津,那些精美的商品仿佛被时光遗忘,静静地陈列在那里。
沿着扶梯上到二楼,儿童玩具区的氛围更是寂静得让人有些不适应。记忆中,这里总是充满孩子的欢声笑语,家长们带着孩子精心挑选玩具。而现在,只有几个服务员在闲聊,货架上的玩具积了薄薄一层灰,无声诉说着岁月的变迁。
站在百货大楼的中庭,抬头望着高高的穹顶,回想起儿时这里每逢节假日便人山人海的场景,对比当下,恍如隔世。时代的浪潮汹涌向前,电商的崛起、新型购物中心的出现,让传统百货大楼失去了往日的竞争力。可这座承载着无数人回忆的建筑,它的落寞,又何尝不是城市发展变迁的缩影?希望未来,它能找到新的生机,重新焕发光彩,而不是彻底消失在时代的洪流之中。
04
从百货大楼的侧门出来,对面就是人民大厦,一看这个招牌就知道,有点年代了。远远望去,那陈旧却醒目的商厦牌子瞬间吸引了我的目光,岁月的痕迹扑面而来。褪色的红漆、略微斑驳的字体,还有边缘翘起的铁皮,无一不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仿佛在轻声呢喃着这座城市曾经的繁华。
牌子上“人民大厦”四个大字,虽历经风雨侵蚀,却依旧能看出当年书写时的苍劲有力,那是属于过去的独特审美与工艺。泛黄的底色与周围崭新的霓虹灯牌形成鲜明对比,仿佛是两个时代的对视。凝视着它,脑海中不自觉勾勒出曾经这里人来人往的画面:人们提着刚买的商品从大厦走出,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孩童们在门口嬉笑打闹,家长们在一旁慈爱地叮嘱……
走进大厦,内部的装潢同样带着浓浓的年代感。水磨石地面被岁月打磨得发亮,老式的木质柜台泛着温润的光泽,楼梯拐角处掉了漆的金属扶手,都承载着时光的记忆。即便如今商厦的人气不复从前,但那承载着城市记忆的老牌子,还有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像一位沉默的长者,见证着城市的发展与变迁,在时代的浪潮中静静伫立,诉说着永不褪色的故事。
写在最后
老城区建筑的老旧颇有年代感,让人感慨万千,人口的老龄化就近在眼前,老龄化时代的的到来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