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回来了,举国欢庆,这很值得。
可是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赞歌高唱之时别忘记,孟晚舟独自度过的那1000多个日日夜夜。抱歉忘记了,不是她独自度过的,还有电子镣铐陪着她……
这个世界没有感同身受,也不会有人知道孟晚舟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是怎么熬过来的?即使世界上最厉害的心理咨询师也无法完全感受当事人遭遇的无奈和绝望。
《甄嬛传》里的敬妃说:我的宫里一共有三百二十六块砖石,这每一块,我都抚摸过无数遍了,其中还有三十一块已经出现了细碎的裂纹,否则我将如何度过这漫漫长夜呢?
也许她的境遇与孟晚舟有些相像,但又不完全相像。敬妃身上背负的小女儿情愁足以压垮一个妙龄青春的女子,孟晚舟身上背负的家国情怀可能压垮的是一个民族的脊梁……
即使被关押了这么多天,保释之后还要接受24小时的监视,警察可以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随意进入家中,晚上11点至早上6点必须待在家里,还得5名担保人监督,外加1000万元保证金。
那个被称为“华为公主”的孟晚舟却一点也没有失态。
在法庭上她既没有被美加两国政治势力的共同施压击垮,也没有被法官的诱导式发问逼出破绽。
在父亲75岁生日时,她还能以开玩笑的口吻淡定地给父亲写家书:
“今年,女儿无法陪在你身边,尝你的菜,听你的唠叨,摸你的皱纹,亲你的笑脸,还有,受你的批评,这些你都先欠着哈,等我回来,你再慢慢还。”
自己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却还能用幽默的语言安慰父亲,不为眼前的困境所担忧,对未来满怀信心和希望。
一个勇敢大气、自尊自信、卓尔不凡的女英雄形象呼之欲出……
在看似无可挽回的庭审现场,她一次次地出示自己无罪的证据,却一次次被驳回。就像排球比赛中的不在状态的主攻,一次次的扣球被对面的副攻拦得披头散发,却从不方寸大乱。
长发散落肩头,腰板挺直坐在椅子上,目光平静地露出笑容,不失礼貌地与律师认真交流。
面对欲加之罪的诋毁和构陷,孟晚舟的回应不是歇斯底里的一哭二闹三上吊,而是轻描淡写的蔑视,让对面的法官都不得不怀疑自己随意宣判这样一个优雅的女人有罪是不是很无耻。
她的优雅淡定和坚持战胜了加拿大和美国的法官,放弃了对她的审判和引渡,她顺利回归祖国的怀抱。
很多人说,孟晚舟之所以敢于直面这些不利的指控和莫须有的罪名是因为她背后站着中国和数以万计的中国人,日益强大的国家给了她从容不迫的气质。
可是你知道吗,在强大的国家背书起作用之前,她必须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帮她熬过黎明前的黑暗,迎来胜利的曙光……
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事关国家荣誉,我不能轻易放弃!
今天大团圆结局的背后不仅仅是外交部门和全国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也是因为她从未放弃的坚定。
身为“华为最厉害的女人”,她的坚韧、自信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源自于父亲教会她的“安全感”。
百度百科上说“安全感”是安全无虞的感觉,就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属于个人内在精神需求。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事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
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论,个体的安全感是这样产生的:父母(尤其母亲)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如果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爱,持续的、稳定的、持之以恒、前后一致的、合理的爱,孩子就会体验的安全感,并延伸出对于他人及世界的信任,并且感觉到自尊、自信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确定感和可控制感。
具备安全感的孩子长大后,会感受到外界的“美好”。经常感受到尊重、信任、接纳、理解的孩子,喜欢从好的方向解读TA的经历,愿意帮助别人也相信自己值得别人帮助。即使事情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下去,也倾向于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然后从容淡定地选择最优方案解决问题,直到事情得到圆满的解决。
孟晚舟是这样,东晋著名的淡定宰相谢安也是如此……
缺乏安全感,会引发严重的焦虑情绪,会让人乱了方寸,事情还没有发展到最糟糕的地步,自己已经没有了解决办法。甚至一有“风吹草动”就“草木皆兵”,疑神疑鬼,别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打败。
孟晚舟的安全感,来源她从头做起的实力。
“华为公主”1992年毕业之后就在在文员的岗位上做了几年,后来考取华中理工大学的会计硕士学位,1998年转岗到财务岗位,并在财务岗位上开始一飞冲天。
多年基层岗位的磨炼让她不仅工作得心应手,做起管理来也是有条不紊。
她的父亲任正非正是她一路走来的重要推手,做文员没有特殊照顾,做财务可能会比别人遭受更多的批评。
任正非说:不管是谁到了华为,都得从基础做起,华为是靠业绩说话的。
这么有原则的女儿是因为一个有原则的父亲,有了原则才可以让孟晚舟处变不惊。
孟晚舟回来了,但是她的路还在继续,只要她一如既往地淡定从容又坚持原则,一定还会像这次一样逢凶化吉、展翅高飞。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原创不易,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也可关注订阅号:桃子爸爸谈谈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