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过不惑之龄的我,和耄耋之年的老妈,常常盘腿而坐、促膝相谈甚欢,我们聊的人和事,大多是从我记事到如今,亲历的身边不少亲友,他们一代代的婚丧嫁娶,比如:这家的孩子结婚又离婚了、那家的子女出息了,诸如此类的。有时没说够,我隔次回来还会接着问老妈,“谁家谁家后来咋了?”感觉自己的热衷,竟像在追剧,想想也不过分,毕竟“人生如戏”嘛。
图片发自简书App
聊着聊着,发现几乎每个家庭中都有让父母放心不下的子女,并且这些子女大多是家中相对弱的那个。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再深究,每个家庭中最弱的那个,除了极少数是身体智力的最直接原因外,发现最让父母放心不下的那个“弱者”,似乎常常是从小到大最宠爱的那个,于是,这个孩子便宠到一直没长大,一直不懂得该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而是把从早到晚到父母的依赖,当成一种福气。
图片发自简书App
想想:是因为父母太过宠爱而使子女变弱?还是因为子女弱而宠爱?这个由弱而宠,或者由宠而弱的命题,有点像鸡生蛋和蛋生鸡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看来, 对子女的爱,似乎与生俱来,每个人都会,但怎么教子女做个乐观面对生活、勇于承担责任的强者,则是一门不折不扣的大学问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么,我们是父母眼中的强者还是弱者?我们的子女在我们眼中是强者或者弱者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亲,关于爱、弱者、强者,你怎么看?
图片发自简书App
顺祝亲们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