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澳华人女作家安菁的《潘多拉手环》终于与读者见面了。
我与女作家安菁老师的相识并不算太久,但是应该算是我热衷于码字以来认识的最好的一位朋友了。当然说是朋友好像是有点套近乎哈,严格来说应该是文学上的老师。安菁老师是专业的文学工作者,而我只是一个业余时间玩点票儿的老家伙,可喜的是在言语之间总有相通的地方,对人世间的看法和对于人类本性的认知也比较趋于一致,相互之间又认为都是有趣的灵魂。
这可能就是可遇不可求的缘分吧。
“有趣的灵魂”是我认识经年鲤(安菁的笔名)老师之前,在我写过的一篇故事的评论里,经年鲤老师送给我的第一句话,这让我十分地感动。因为当时我在简书里看到经年鲤的作品《拆迁》时受到很大的震动,主要是觉得这故事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一样。
其中,每个人物的出场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无论是故事的发展还是人物性格与思想的展开,都让我觉得是一环紧扣着一环的叙述。
感觉是一部十分耐看又可以打动人心的故事。
完全是我自己最为喜欢的表现方法。
所以我觉得经年鲤肯定是一位非常会讲故事的作者,没想到后来有缘在简书短篇小说专题里相遇,通过作品我们加深了了解,也通过工作关系上的一些交流,使我自己非常庆幸结识了一位良师益友。
当然,更没想到的是她竟然是一位女生诶。
哈哈哈哈哈哈哈
简书里的作者良莠不齐,只看阅读量感觉不出什么水平,但是如果认真的关注了自己喜欢的作者,你就会发现简书里确实是藏龙卧虎。让我钦佩和欣赏的作者不下几十位之多啊,但是经年鲤老师具有她特殊的地位。她的故事既具备女人的温柔与细腻,又不失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辛辣风格。
总之她描写的是活生生的人。
安菁老师观察社会的眼光比较独到深入,她自己的社会经历又是非常的丰富,无论是书香门第的得天独厚,还是在出国前她自己的医生职业,对于她自己的写作风格也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是一位厚积而薄发的作者。
安菁老师自己曾经坦然的说:
“自己小时候是一个喜欢听故事的女孩子。”
这确实让我感同身受,我自己也觉得只有小时候喜欢听故事的人,长大了之后才会喜欢讲故事吧?人生仿佛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她选择描写故事的角度也比较准确。
像《潘多拉手环》这种环境和场面,应该有许多海外华人都亲身的经历过。但是并不是很多人都能抓住问题的本质,他们都只能把各种事件当成一段新闻来讲一讲,基本都演变成了男人和女人的茶余饭后或者是家长里短了。他们也许并不觉得这是一个什么大问题,或者干脆就是面对着这种问题也是束手无策。
也许是没有勇气面对吧!
所以就产生了许多华人在海外的无可奈何,同时和在海外生活中的无原则妥协。没有人会去认真考虑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做,才能够使自己的海外生活会变得更加地美好,也无法彻底的融入当地的生活。
他们就像水面的浮萍一样,虽然表面很光鲜,但是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根基。很多人都变成了永远的外国人,无论是在自己生活的地域里,还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里,他们都只能是外国人了。
这是一个生活在地球上很奇怪的群体。
他们大多数人在国内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可以算是比较优秀的人材,但是到了地球上另外一个地域和国度,他们的一切往往都要从零头再一次的开始。
精神上是一夜回到了解放前的感觉吧。
也许他们简单地满足了自己在国外相对的自由环境,他们觉得自己已经足够的自由了,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自己个人的命运。就是这种表面的自由和自己心理上的满足,让人们看不到在国外生活所产生的问题和困境。这些问题和困境,对于自己个人生活的影响似乎也不算太大,但是对华裔后人的影响真的是太大了。
尤其是二世三世的女孩子,她们几乎变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
因为这实在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
《潘多拉手环》是女作家安菁老师经历了几年的沉浮,落笔、停笔、弃稿、再提笔、再停顿,到终于每一天都沉浸于其中。经过了比孕育胎儿还要漫长的日日夜夜,这部接近38万字的作品终于和读者见面了,她是用自己的心力去描写了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少女妈妈”这个族群和她们的生存现状。
这是一部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的作品。
看到了安菁老师写的澳洲的《潘多拉手环》我就看到了现实中的日本。虽然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环境和背景,但是问题仿佛同出一辙。
必须得承认地域与地域,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不同。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就会造成许多人与人之间的误解。而对于国外语言上理解的肤浅,同样也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这种情况给婚姻带来的后果是可以想象的。
会产生许多好心反而变成坏事情的经历,这就是国际婚姻中极端又不可思议的怪现象。
应该不是一两代人,可以轻易地就解决得了的现实问题吧。
这是我的真心话!
《潘多拉手环》是一部严肃的小说,它希望给所有读者呈现一个真实的世界,把一个或许在绝大多数人的心中,几乎没有注意到的社会现实问题摆在桌面上。文章例举了大量的事实和数据,然后用故事的形式把它演绎出来。通过一个家庭的故事,让我们触碰到一个世界,这就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让我们更多的人去关心和注目海外的这一部分华人群体,他们同样也是我们整个民族的骄傲,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事业上,他们也都是在兢兢业业地工作着。在外国人的眼睛里他们就是中国,所以压在他们个人肩膀上的份量是非常沉重的,这让他们每个人都有一种特殊的负重感觉。
好的文章不需别人说的太多,读过之后你就自然会知道。《潘多拉手环》绝对值得你拥有,去了解一下海外华人的生活和故事吧。
最后我也借用旅居德国的华人女画家兼女作家,同时也是《潘多拉手环》封面的设计者锦楠女士的一句话:
“在现实的无奈中,除了用力地活着,没有更好的办法。”
用这句话,做为我们海外华人们加油共勉的理由……努力吧!
让我们都好好的活着。
2022年6月11日简书故事优秀作者树伟记于日本高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