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的十一月初十,中国的传统节日--冬至。 在我们河南老家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我记得小时候,过冬至包饺子,妈妈告诉我们不吃饺子耳朵会被冻掉。所以那时候我们每个人都要吃一碗饺子,记得当时家里没有那么多叉子,爸爸妈妈就会用高粱的粗节杆为我们用刀削一个简易的叉子。当时用高粱杆做的叉子叉着妈妈亲手包的饺子,吃起来可香了。今天又是冬至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已经再也吃不到妈妈亲手包的饺子了。还记得小时候,妈妈和面包饺子,我喜欢在一边看着学。我一边做妈妈的小助手,一边和妈妈学习包饺子的技术。妈妈不但会包月牙样的饺子,她还会包麦穗样子的饺子。正是因为喜欢做妈妈的助手,包麦穗饺子的手艺我也得到了真传。说到包饺子,我们农村这里,出了冬至包饺子那就是和过年包饺子了。记得过年包饺子时,妈妈会随机在饺子里包上几枚硬币,说是谁吃到硬币谁就很幸运,很有福气了!现在想想那时候是多么的幸福啊!
下面说说我们今天包的饺子吧。吃过早饭后,我用温水开始和饺子面。和饺子面是有讲究的,软面饺子硬面条。这是我听别人说的。那意思是包饺子的面要和的软一些更好。了解了面的特性后,开始动手做了,我先在盆里放进去面粉,然后放少许精盐(据说放进去一些盐,这样煮饺子的时候饺子皮不易破。)、外放一个鸡蛋清(放蛋清是为了让面更软)。饺子面和好后静置1小时醒面。其实我对醒面的时间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主要是刚吃过早饭,不想太早开始包饺子,才醒面时间长一些。饺子面醒的差不多了,老公从婆婆家端来了饺子馅,我们开始动手包饺子了。老公负责擀皮,我负责包饺子,我包了月牙弯形状的和麦穗形状的两样饺子。老公帮我擀好面皮又包了元宝形状的饺子。饺子馅用完了,但饺子面还有一部分。饺子包好后开始煮饺子了,老公负责煮饺子,我负责把剩余的面擀成面条。我把剩余的面先擀成一张大大的薄面饼,然后撒上干面粉,对折后用刀切成长条,就成了手擀面了。
我把面条擀好后,这时候的饺子也煮好了。说到煮饺子,我想到的了一句顺口溜:前面来了一群大白鹅,扑通扑通跳下河。还记得等到饺子都漂在水面上就是煮熟了。冬至包饺子让我拾起了很多儿时的记忆,那种感觉就在内心深处,永远都不会忘记!还记得妈妈说过,吃过冬至饭,一天长一线。意思是过了冬至这天,以后白天的时间会比晚上更长一些。带着美好的回忆我就着大蒜和醋汁吃了满满一大碗饺子。虽然没有儿时的味道,但也有几分成年后自己丰衣足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