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穷的没米做饭,当家人王夫人说谎遮掩,贾母轻言慢语揭穿她

副标题:红楼梦中谁是贾家真正掌权人?贾母不得已替王夫人圆谎道出实情

《红楼梦》中贾母王夫人“被斗法”的说法由来已久。针对宝黛爱情,针对管家理念,个人性格,管家掌权,众说纷纭不一而足。那么事实确实如此么?并不是。贾母和王夫人婆媳之间有龃龉是一定,但要说斗法远谈不上。贾政王夫人作为荣国府的当代掌权者,是贾母这个上一代掌权者的儿子儿媳妇,无论他们多大权力,都要对贾母毕恭毕敬,这是中国人的道德伦理约束和限制,与谁掌权无关。


【一】

贾母就是个退休老太太。作为上一代当家人,在儿媳妇进门之时就开始管家接班的交接,当儿媳妇能够担负起管家之能,贾母必然会交钥匙退休,虽然一段时间还要过问一下,慢慢就会彻底撒手不管。这是中国人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几千年一直延续,甚至现在某些地方依然如此。儿媳妇进门,婆婆交出象征管家权力的钥匙,安心退休养老。

贾母就是彻底交出权力安心养老的婆婆。她的余生是含饴弄孙,安心享受晚年。王夫人接班,累死也要自己承担。管好管不好贾母都不能插手,王夫人也不敢再麻烦贾母!每日报喜不报忧是她的分寸和本分!即便王夫人,因为也有了儿媳妇,也交出了部分权力给王熙凤。贾珠死了,否则王夫人早都将管家权交给李纨了。

【二】

很多人误解贾母为什么对贾家的衰落视而不见,甚至有意回避这件事,安心在内宅和孙子孙女过着奢侈浪费的晚年生活。其实这是贾母唯一能选择的。

贾母已经退休了,她的儿子儿媳妇才是荣国府当家人。荣国府怎么发展,是贾政和王夫人应该操心的。贾母再插手于理不合。女人讲究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在讲究三从四德的古代,这是从伦理到律法严格规定的。贾母既然退休,就没有权利再干涉贾家的发展和管理。

打个比方,家族企业老子退休传给儿子,基本要放权,即便保留一部分权力,也很少插手。这是父亲(现在男女平等了)的权力。但国有工厂的老厂长退休交权,却基本不再有行政权力。工厂哪怕亏损要黄铺顶多骂几句闲话,也没人听,基本也不会再管。男人等同私企退休老子。而贾母却只相当于工厂退休老厂长。这是古代男女之间的地位差距。比喻不太恰当,只为说明贾母为何每日享乐,对荣国府的日渐衰落不闻不问还尽量装聋作哑。

【三】

荣国府这一代当家人是贾政王夫人。尤其王夫人,一味报喜不报忧,对贾母欺瞒荣国府已经内囊尽空的窘况。贾母其实早知道贾家境况,只是不说破而已。

抄检大观园前,贾母雷厉风行大力查赌是贾母实在看不下去的一次越权干预。贾母辣手整饬,霹雳手段毫不留情,专门挑身份高的收拾。就是为了敲山震虎,为了震慑,贾家风气也为之一肃,拨乱反正!只可惜为时已晚,贾家已经不是贾母随便干预一次能拯救的了。

抄检大观园后,尤氏伺候贾母吃饭,贾母吃后命她跟着吃。不想贾家连贾母吃的米饭都没有第二碗,鸳鸯说可着头做帽子,王夫人还谎话遮掩道:田里歉收,怕外买的不好吃。贾母心知肚明不好揭穿却又不想替王夫人打圆场,轻言慢语说了一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米是事实,但不是歉收,而是没钱多买,按人头做饭。贾母对此门清,这话也有敲打王夫人之意。

中秋节,贾母面对沉闷的宴会,凋零的人气,被呜咽的萧音一催,老人家伤心的流下了眼泪。贾母知道,贾家完了,而她什么也做不了!

【文/君笺雅侃红楼】欢迎关注!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

【工笔红楼梦·清·孙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