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束缚哲学普及的原因归结为三个问题:神秘化、趣味化或者空洞化。这三个词汇的选择我是站在大众的视角而言的。也就是说:一般人觉得哲学神秘,或者有趣,或者空洞。而对于普及或学习哲学的人而言,就不能使用这些词汇。对他们而言或许可以换做学术化、兴趣化、无用之用化。
由此可以看出,要谈束缚哲学普及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站在哪个视角来理解哲学,其次是基于这个视角得出哲学的目的是什么,最后我们才能谈什么会束缚住哲学的普及甚至发展,以及为什么。
哲学就是哲学史,而哲学史就是思想史,而思想史则是对一个个平凡之人的生活总结,我们常听老人能说出几句人生哲理便是这个道理,即使他从没读过书,就像《活着》中的富贵那样。那么一个脱离群众的哲学必然其发展受到影响,因此,哲学若没能普及,那真不配称为哲学。于是,即使研究哲学的是少数哲学家,但哲学的视角也应当是大众。那么站在这个大众的视角上,我们得出哲学的目的则应当是为大众服务,指导我们生活,赋予生活的意义。
解决了上面两个问题,现在我们来谈为什么哲学神秘化、趣味化或者空洞化会束缚哲学普及甚至发展。
神秘化,或称学术化。其实这也没什么不好的,任何一个学科发展必然走向这条道路,但是,相较于数学、物理等,似乎哲学对一般人而言更加神秘。这是为什么呢?就以我的经验来说,数学比物理难,物理比哲学难。我认为,哲学的神秘源于我们关于哲学的基础教育相比数学、物理等太过缺乏,我们都知道几何、代数、方程,还有质量、力等等这些数学物理的基本概念,但主体、客体等等的哲学的基本概念大多数人都不知晓。
教育是一个问题,但另一个问题也是源于哲学本就是研究自身概念的学科,这些概念本就没有个定数,众口各执一词,谁说都有道理,却都又不完全一样。于是对于普通人而言,要么是不知道,要么是知道的过于片面,而片面本就是哲学的死敌。我不能期望现在哲学能迅速把所有概念都澄清并统一起来,但我们也没有理由片面地传授或完全不普及。
正是因为缺少基本概念的掌握,很多人读不懂哲学书,不过作为语言文字的产物,哲学区别于数学物理符号,我们有可以无师自通,但这非但没有减少哲学的神秘,反倒让那些读不懂哲学的人将哲学归咎于玄学。
基于上面这个问题,很多有志人士致力于普及哲学,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采取了“趣味哲学”的方式。这最终就导致了第二个问题,趣味化,或说兴趣化。说它是兴趣化,那是对热爱哲学的人而言的,那么对于普通人,他们都不知道哲学是什么,所谓的热爱只是梦中情人般的幻想,在学习的艰苦道路上必然退缩,那么以趣味化的方式来普及哲学,只是给本就真正热爱哲学的人提供了一条道路——因为终于有人来普及哲学了,而对于其余的人,似乎并没有什么作用。
我们再来看一下那些真正热爱哲学的人怎么看趣味哲学的问题,是的,他会感谢有人将他从迷茫中引出,并找到了学习的方向——如果这个方向没错。如果他也受此影响而致力于普及哲学,那么他会继续发扬趣味哲学,否则他将不会再考虑哲学趣味的问题。
在这里未考虑一类本就以兴趣导向的热爱哲学的人——或许他们也是使用趣味化普及哲学的有志之士中的一员,但通常他们只是希望找到更多相同兴趣的同伴——这是人类的天性。他们通常喜欢思考、辩论,或许还喜欢数学和“最强大脑”。这其实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此时我们站在大众的视角来讨论哲学普及的问题,哲学的目的是指导生活,而不仅仅是一个兴趣爱好。
最后说一下空洞化的问题,有人将哲学和玄学并列,我觉得恐怕就是这个原因。道可道,非常道,什么鬼!或许我不能把无用之用称之为空洞,很多人“回答哲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时都会说:“你先学着,慢慢就发现有用了”,但对于普通人而言,这就是空洞,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事实上,哲学之用绝对不是无用之用。
苏超德教授在《哲学无用论为什么是错的》一文中讲哲学有三个用处,其一是澄清观念,其二是赋予意义,其三是捍卫自由。虽然我不知道捍卫自由是否真的重要,甚至我不敢说千年来哲学家们口中的自由是否真的存在,但至少,哲学通过捍卫自由,给了我们生活的勇气,而哲学,正是通过澄清观念的方法赋予生活意义,而通过赋予意义给予了我们生活的勇气。当然,哲学之用远不止如此,我们的生活也不是靠勇气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就像《当幸福来敲门》演的那样,不论我们如何认识生活,又赋予生活怎么样的意义,或是有多大的勇气,没找到工作就是没工作,虽然这部电影中的主人公最终成功了,但,那是电影。
很多人认为哲学之用就是无用之用,从而以此作为依据来普及哲学,如果成功了还好——但这种方式我认为很难成功,于是到头来还是只能吸引本就热爱哲学的人。而另一方面,这种方式和宗教有什么区别?所谓宗教,就是有人遇到了苦难,寻求一处解脱,就找到了宗教,老庄如此,佛学如此,基督亦是如此。而宗教的本质则是信仰:首先你要相信这条路是对的,走下去你才能脱离苦海。如果哲学以无用之用来宣传,那我们只能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了解哲学,如果我们没有困苦,而了解了一下也没什么收获,那么必然就浅尝辄止了。
哲学,可以和心理学做对比,有什么用?人们确实说不出来一二。我也不能说哲学真的有什么用,但至少,在普及的时候不能讲玄学,这样只能其反效果,多宣传一些基本概念远比这有效的多。但这本就是一件有困难的事情,也因此,普及哲学绝不是一件仅靠热情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路漫漫其修远兮,也许哲学发展的最终结果便是普及到每一个人的大众哲学吧。
以上便是我认为的三个问题,是个人观点,也未做详细调查,必然有所缺漏,望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