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结婚过日子,早有感触。
我的爷爷奶奶,六十年代经人介绍相识的我不知道有没有相爱,长期居住在一起,也看懂了一些,奶奶是有点“懒”的,很少做饭,很少洗碗,土地里的活倒干得不少,很上心,很卖力。
做饭好吃的是爷爷,爷爷知道奶奶最爱吃什么,五六十岁时他们还会吵架,生活里也会出现矛盾,爷爷是个讲理的人,生气的总是奶奶,然后吧,爷爷会做些好吃的,奶奶爱吃的菜,然后让我们晚辈去叫奶奶吃饭。奶奶爱吃西红柿丸子汤,从爷爷到我这三代,这道汤菜是做的极好的,每逢二五八赶集,也不忘给奶奶捎一份刘凉粉。饭桌上,一般不讲什么话的,饭吃过了,该干活的时候奶奶也是会喊爷爷一起的。
年轻人的生活,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是和Rio,他们俩啊,这日子像极了陈年的桂花酿,越是年久,越是有生活的味道。
读《我们仨》,很平静的,以第三人称看了他们仨一生,又像是以第一人称读了他们,平平淡淡的一生,三个人守望相助,夫妻间彼此钟慕,父与女如友,母与女有着更为细腻的情感,果然是异性相吸,这个存在于各个年龄阶段的定律,我跟我父亲也是十分要好的,与母亲更多的是感同身受。
“自从迁居三里河寓所,我们好像跋涉长途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家,我们可以安顿下来了”
年轻的时候大家都很辛苦,为生计奔波,为儿女家庭负重劳作,少年夫妻老来伴,真真是一句很温馨的话,我不懂爱情,也没有经历,只是从生活中看出了些许,年轻的时候,我们有时间有精力还能有财富有多余的情绪,我们肆意挥霍,盲目地追求,那什么是爱情呢,我终于也是明白了,为什么大家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而父母还总是着急儿女成家,难不成父母会把儿女推进坟墓?不,这是他们用一辈子得来的结论,婚姻不是坟墓,愿有人陪伴,无论各种境地,彼此坚定,支持,鼓舞,这种称之亲情的东西,在平凡的充满未知的世界,有人与你一起,一起面对着时间的洪流。
在那段物资贫乏的日子里,生活是柴米,一个满足食欲,一个摆脱兽性。“人类最原始的欲望是食欲(不过饮食和男女)”最原始的,一个为了生存,一个为了繁衍。
好的爱情走向好的婚姻?好的婚姻必然有爱情?不敢直言,好像都是交错融汇的,我看不清界限。
彼此钟慕,守望相助。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经走到尽头了”
短短几句话,言明里许多平凡人的平凡的一生,这一生注定不会一帆风顺,风雨飘渺,既要珍惜当下,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回不了头。
想法总归是浪漫的,在那不快乐孤寂的日子里,我曾经想过去死,哦,多么愚蠢的想法!农药,好像死相太难看了,上吊,临死前太难受了,割腕,太血腥了,终究是没有一个称心如意的死法,还是自然的生老病死吧。世界那么多,没见过的没经历的那么多,如此结束岂不太亏!想去看大好河山,行万里路,平凡如一日三餐,远方如北方的雪和南方的海,不同高度的山,不同民族的聚集地。在这个节点,人生过了好几分之一,却也是刚刚开始,平凡也有标准的,你稍不努力,你都不能算得上平凡。
在不懂爱的时候,我称之为纯粹的欣赏,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相遇相识,也就很莫名其妙的了。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眼界的开阔程度是很重要的。得之狂喜和极悲,这都是行不通的,切勿完全失了自我。
最后,有点乱,有点杂,有点没有逻辑,有点小情绪,有些小心思,先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