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思让我明白了

觉得这篇子思的写的太好了,让我有恍然大悟之感,前面的积累加上子思的清晰脉络,把第二章概括得非常好,也终于让我对诚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以前一直是傻傻分不清楚。

首先子思再次说明了中=性=诚=一,诚为性之体用,在这篇明了了什么是体用,体用使人易验其中、易见其性也。体用是什么,其实就是行,是为“明道”,是为“率教”。更具体的来说,就是格物致知,是戒慎恐惧,是止至善。诚是一个进行时,而不是一个固定的状态。你每次在格物致知的时候,在止至善的时候就是诚的时候,只是在开始的时候你无法维持,你一会做得到,一会做不到,圣人的诚就是他无论何时何地他都能做到这一切。练内家拳的时候一个动作纠正很多遍,不停的练习,师父每次给你调一点点,直到你可以在每时每刻都保持那样一种状态,我的理解就是“架子在”,你不用再刻意的摆好,一切都成自然。这次上课师父提醒我说不要随意的去打人,拍人,因为我现在的状态不稳定,我的感受没有很强,不能很好的控制,有时候又能做到,如果打人之类的不小心做到了就会伤到别人。诚也是一个反复巩固的过程,但没有师父手把手的把你压到一个正确的位置让你体会,只能自成。告诉了你方法,修行只能靠自己了。所以,上智者,可顿入于诚;中智者,渐入于诚;下智者,渐进于诚。而我显然不是上智者,我之前一直在想到底什么是诚,现在终于联系起来了。也明白了为何说成者诚已了。里面提到《大学》,又翻出了一篇看了下,体会有所不同了,还是要重新看才行。好像最近有点开窍,师父也说最近比之前好教了……

然后子思透漏了心身大法,修养大纲。听着就特别牛逼。这大法中的每一条都是非常清晰的可与现实生活一一对应的事情。“关于身者,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关于心者,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记得小时候爸爸给我买过一套猴子,一个捂着耳朵,一个捂着眼睛,一个捂着嘴巴,这恐怕就是中国文化长久以来积淀的东西,现在就特别喜欢这套东西,时时提醒你要怎么做。心者,对应到自己,我没有一点是做到的,我会自作多情;我会觉得有些事一定会怎样(在这点上在变好,会抱着更开放的心态);我会对一些事情有着很固执的看法,不允许别人的抵触;我一直说我讨厌自以为是的人,但最近发现,其实自己也是个自以为是的人,在找男友上摆着一幅高姿态,以为自己比对方强,那比你强的为啥要找你呢。把自己的位置摆错了,结果就总不会是最好的。一切都是动态的,随之而变。

时时警醒,祝君好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9月22日 人生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人生如画,跌宕起伏。 其实人生就是这样的: 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 ...
    Sernedipity阅读 270评论 1 0
  • 1.storyboard中创建的cell: 2.纯代码写的cell: 3.xib文件中创建的cell:
    古月思吉阅读 493评论 0 0
  • 我爱那个人,我希望他一切都好,我盼望能够和他在一起,但是他说和我在一起不快乐……我希望他一切都要顺利,没有他的日子...
    馨陌阅读 176评论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