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式杂糅
错误案例:一般人认为《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写的。
更正:一般人认为《水浒传》是施耐庵写的。/一般人认为《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错误案例:不努力学习,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更正:不努力学习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呢?/不努力学习,没有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错误案例:《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写的。
更正:《北京的春节》是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写的。/《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
错误案例:三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班级。
更正:三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三班是全校语文成绩最好的班级。
二、语序不当
错误案例:运动员们发挥了充分拼搏的精神,取得了佳绩。
更正:运动员们充分发挥了拼搏的精神,取得了佳绩。
错误案例: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年前的新出土的陶罐。
更正:博物馆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年前的陶罐。
错误案例:展馆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鲁迅先生使用过的东西。
更正:展馆里陈列着鲁迅先生使用过的各式各样的东西。
错误案例:他小小的身体里无穷蕴含着力量。
更正:他小小的身体里蕴含着无穷力量。
错误案例:她在化石堆里偶然发现了化石牙齿。
更正:她在化石堆里偶然发现了牙齿化石。
错误案例:青少年应该积极地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
更正:青少年应该积极地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
三、分类不当,从属关系
错误案例:全校老师和毕业班的同学都参加了“六一”庆典。(全校老师包含毕业班的同学)
更正:全校老师都参加了“六一”庆典。
错误案例:秋天到了,地里的庄稼和玉米成熟了。(庄稼包含玉米)
更正:秋天到了,地里的庄稼和玉米成熟了。
错误案例:“六一”联合会上,我们班表演了大合唱、小品和文娱节目。
更正:“六一”联合会上,我们班表演了大合唱、小品等文娱节目。
错误案例:学校门口新开了一家卖汽水、果汁和饮料的小店。
更正:学校门口新开了一家卖汽水、果汁等饮料的小店。
四、搭配不当
错误案例:他那慈祥的面容和亲切话语,时时浮现在我眼前。
更正:他那慈祥的面容,时时浮现在我眼前。
错误案例:同学们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更正:同学们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错误案例:这位建筑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
更正:这位建筑师的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出色的工作不能和谓语采用搭配)
五、成分残缺(缺少中心语)
错误案例:看着眼前的毕业照,我不由得想起六年来和同学们一起春游、劳动上课。
更正:看着眼前的毕业照,我不由得想起六年来和同学们一起春游、劳动上课的时光(缺少宾语中心语)。
错误案例:面对水资源紧缺的境况,我们应该向全校师生发出节约用水。
更正:面对水资源紧缺的境况,我们应该向全校师生发出节约用水的倡议(缺少宾语中心语)。
错误案例:为了营造良好的环境,武汉采取了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更正:为了营造良好的环境,武汉采取了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措施(缺少宾语中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