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人不学习一定不行,即便是上了年纪也不能停止学习,今天老师上课讲了一个文化差异的故事,说的是我们做事一定要中西结合,尤其是在管理上,在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上都需要重视文化的差异。
老师今天的故事:某次在德国出差,老师顺便计划做了个血管清理医疗手术,然后应朋友之约去看一个展览,打了个的士,约莫也就二十来分钟就到了约定展览馆附近,由于不能在博物馆门口停车,老师就让翻译向出租车师傅询问到博物馆走路需要多长时间?翻译同出租司机几里哇啦地咕噜了一会,然后告诉老师,不知道走路要多长时间,原来,出租车师傅觉得这是个很怪的问题,因为他不知道老师走路的速度有多快,所以没法确定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当然,这种问题在我们东方人的眼里,可能很随意地就给出答案了,或者说不假思索就会有答案,不会有疑问,然而,在德国可不是这样的,他们觉得你这个问题都是个问题,而不是怎么回答的事情,也许我们觉得德国人怎么这么古板,但事实上就是这么回事,只是我们不习惯他们的这种思维方式罢了。
笔者也想起了三十年前,刚参加工作不久,单位进口了一些日本以及德国的设备,负责现场安装配合工作的时候,我们也体会了日本人,德国人的工作习惯,说好了什么时候到宾馆接工厂服务工程师,基本上都是准点在宾馆大堂等待的,而且,在下班的时间到了的时候,一定是不会拖延的,早早地就做好了下班的准备,当然,这些现场服务的工程师是不会偷懒的,工作也是一丝不苟的,现场的务餐也是不那么讲究,卫生就行,但到了下班时间是绝对不会拖延的,到时间就收工,弄得我们都有些尴尬,因为有时候也许加一点班就可以做好了的事情,非得第二天来做,现场来回的路程都是比较麻烦的啊,人家就那么守规矩,你也无可奈何啊。
比如二十年前,我带队到欧洲考察,说得好听一点也是客户给我们一个游历欧洲的机会,找了一个意大利司机,从德国到法国,意大利等多个欧盟国家开车旅行的,每两个小时,那个意大利司机就要停下来喝杯咖啡,休息一会儿,绝对不会疲劳驾驶超过2个小时的路途,因为那是违法的,他们不做。
所以,一切都是讲规矩的,可我们的文化是这样的么?显然大家是心知肚明的,这样在我们的国度里生活是辛苦的,而且是不自在的,这就是文化的差异,我们没有精确计量的习惯,但我们有灵活多变的方式,你也不能说这有什么不妥,大家都相安无事,默默的就这么对付了几千年了,而且,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你能说谁对谁错呢?
有段时间,我们过分强调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方法,那么在量化方面显然我们的文化里是有些模糊的,没那么明确的,这点,我们要谨慎行事,否则,可能会给自己的管理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甚至是一些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