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病

小A睁开眼睛,扫了眼挂在墙上的白色圆钟,“哎呀,糟了”,指针已经落在了8:50。

她腾地坐起身,下了床,哗一声拉开窗帘,熟悉的一切,没有给她片刻的惊喜。窗外的高楼树木被一片雾蒙蒙罩着,天是灰色,地是灰的,天地一片灰白,像是画画时加了过量“白粉”,让天地间的固有色泛出了白,变得粉气。一个月来,这样的天是家常便饭,偶尔有个蓝天白云,像是去剧院里看了场演出,饱口福的是眼睛;而大多数,天都是褪了色的灰。

进了卫生间,拧开水龙头,小A手捧着水往脸上一泼,三两下一蹭,算是洗完了脸。事情一多,洗脸也像快进,抓过一条毛巾,脸上拍个两下,可洗完脸头还是昏昏的,像有吨石头顶在脑袋上。其实小A这两天改了夜猫子的习惯,早早就睡了,可早睡并没有让她精力充沛,神清气爽。一晚上脑子像是放电影,早上电影结束了,大脑却还没有回过味。

前一段时间小A一直在调理身体,年龄大了,身体像是漏了气的自行车。小时候打一次气可以用上几个月,而现在,没几个星期,就觉气不足了。小毛病像是漏的气,只觉不知不觉,越来越多。不过最近,肠胃调理了,睡眠调理了,气血也在补,感觉好转了些,一天下来,身体不再感觉像是绑着沙袋,沉沉的。

可毛病似乎不是被赶走,而是转移了,变得越来越道不明。以前烦时看到小猫“柿子”的那张大脸,小A会一下子乐了。“柿子”总仰着一张呆萌的大脸看着她,时不时伸出舌头舔舔她的手背和胳膊,她便觉得心里软软的。这几天,小猫再怎么舔,她也觉没感觉。

她总觉心里塞了一团棉花,堵得慌,看什么都烦,干没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心里还像藏着好些小炮竹芯,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点着。是夏天到了,心火肝火都旺,还是更年期的前兆,她也不搞不懂,只是心里常犯嘀咕,总觉自己是"病了"。

小A对自己的身体相当敏感,有点风吹草动,就会各种臆想。她的病症是时而高兴,时而烦躁,时而信心满满,时而垂头丧气。情绪像是过山车,刚才还在谷底,现在就上了高点。都说"女人要爱自己",可太关注自己了,又会小题大作,天天担心自己有病和盼着生病差不多,大脑发出一种潜意识信号,没准哪天病就会来。

上中学时,坐在小A前排的男生得了腮腺炎,小A白天想晚上想,生怕自己被传染。没事就照镜子,见到汽车都会对着车窗照两下。想到那男生经常回头找自己说话,病毒会不会已经随着飞沫,潜伏在自己身上,心里就紧张,越紧张越害怕,越害怕越会照镜子。没几天,小A腮帮子真地鼓起来了,硬邦邦像个大苹果,从那以后,小A明白了,当你总想一件事,特别想时,事情真地会来,病也一样,是可以"盼"来的。

时针落在了差十分8点上,小A一把抓过手机,拽上包,砰地打开门,冲出了屋子。一脚踩上单车,飞奔了出去。今天晚出来了5分钟,她一路快蹬,看着车轱辘下的路,两旁的树、人还有车,刷刷从她身旁往后退。

"怎么搞,怎么搞的,你这个人像话吗?"

小A猛一抬头,前面一个女的,歪闪了几下,车斜倒着,女人一脚撑着地,一脚还蹬着车蹬,扭着头,恶狠狠瞪着后面的小伙子。原来这是个自行车追尾。

"我怎么了?!"

追尾的是个小伙子,看上去20来岁,一脸飒气,一个刹车,停下来了。

"你说你怎么了,超车哪有从里面 (右边) 超的?"

骑单车的女的,约莫五十多岁,体态微胖,腰腹侧面成了倒U形,从身材看,已经是个油腻的大妈。

"谁让你骑在外面 (左边) ?"小伙子说得理直气壮。

"你这个人,什么东西?像话吗?"

"你什么东西?你这个老东西! "

大妈本来心里就气,好端端骑着车,莫名其妙被撞了下,差点闪了腰,说上几句,本想出出气,可小伙子非但没有歉意,态度还很横。大妈火蹭一下起来了,声音也提高了8度。而小伙子一步蹬上车,头也不回蹭的起了过去,只剩下大妈一个人在哪,冲着小伙子的背影,继续骂骂咧咧。

小A一早还纠结自己有病,这会儿,突然有了点说不上的感觉。说是幸灾乐祸,那不对,说是心里平衡,那还真是有点。

这年头,人人像是吃了火药,一点小事也会大动肝火。小A想起地铁里看到好几次,老大爷对着安检小伙子吵吵,中年男子冲着售票姑娘嚷嚷。要说是人到中年脾气见长,那也偶尔有看到年轻人。

心里气不顺,一定要找个事发出去,而这事,就和生病吃药一样,吃完了,气消了,也就好了。这算不算也是一种病,一种无法控制、由情绪摆布的病,一种一定要宣泄出去的病。

小A总算踩着点进了单位,赶上食堂的饭还没收,赶快盛了些,狼吞虎咽往嘴里扒,5分钟不到盘子已经空了。

她一串小步冲进办公室,还没到座位上便看到了堆在桌子上的稿子。小A想起刚刚收到同事的微信还没来及回,说帮她带上来了校对返的稿子。原以为回来了一本,可再一细看,三本都回来了,加上排版公司送来的稿子,横七竖八,五六本,瘫了一桌。小A头翁一声,眉头一皱,扔下包,开始收拾桌子。她把稿子码齐摞起来,腾出了桌子中间的一块地方。

编辑工作像个连环套,一环套着一环,本想着赶快把稿子扔出去,可以松口气,可还没缓过来,稿子们又回来了。她突然觉的,生活总在和她开玩笑,有时着急出书,眼巴巴盼着校样回,可稿子似乎在休假,迟迟不见回的影儿。而最近事太多,想着好不容易把书稿扔出去,可以喘口气歇两天,可稿子都像长了腿,自己着急都回来了。生活总是让你按着它的节奏,"好吧,你厉害行吧,听你的行吧"。

在小A压抑住内心的烦躁,坐了下来,然后腾一下又站起来,到办公室后面的饮水机去接了杯水,又坐下,拉开抽屉,揪出一把干的菊花、枸杞、黄芪,放在杯子。心里烦时,倒上一杯水,再加点养生的花草,烦躁就像花草遇上水,随着水,慢慢都舒展开了。

将近10点,小A同事乐乐抱着个大塑料袋,进了办公室,刚一坐下,塑料袋噼里啪啦的声音打破了办公室的安静。

小A顺着声音站起来一看,只见乐乐正在把塑料袋里的东西往外掏,不一会儿,桌子上就堆满了。

满满一桌子的药,乐乐正一手拿着单子,一手拿着药,看着药瓶上的说明。

乐乐坐在小A对面,平日嘻嘻哈哈,就像她的名字,一看就是乐天派。可今天,小A看到两条深深的"川"字纹在她眉间格外清晰。

"乐乐,开了这么多药?"

"嗯,多亏拿了个袋子,不然都拿不回来。"

乐乐眉头一皱。

"这都是你要吃的?"

乐乐点了点头,脸上的"川"字纹这会更深了。她说起年初体检,查出幽门杆菌感染,又说起前几天她父亲一个朋友去世,得的胃癌,才了解到幽门杆菌是胃癌的元凶,很多胃癌都是由这种病毒引起,掂量了半天,这才坐不住了,一定要去医院看看。

她先去看了中医,想看看中医能否有妙招,好歹中医副作用小。

大夫匝了匝嘴,"也不是不能调,就是慢,先给你开点,回去吃吃看吧"。

"那要吃多长时间?"乐乐问。

"先照着3个月吃吧,先吃个10天,吃完再来。"

一听先吃三个月,小A就卸了气。她没有取药,出了医院,上了天桥,过了马路,直接到了对面的西医院。这是个三甲医院,中医西医都有,两栋楼,隔着一条马路。

进了西医院,乌泱泱全是人,这医院是全国定点医保医院,看病的大半都是外地来的。现在的看病,一个白内障小手术,都要抽血化、查CT、做B超,结果两三天也出不来,这带动了医院旁边的一片四合院,一些生意人承包院子,改成小旅馆,专门接待外地过来的看病者。

医院一楼大厅里灯光昏暗,交费的,取药的,吵杂声,排队的电子叫号声,在石材地面的声音回响下,混成一片,成了个共鸣的大音响,一进去便让人"嗡嗡"头疼。乐乐在网上挂了号,直接上了二楼肠胃科,进了2号诊室。

对面坐着的是个男医生,乐乐还没坐下,便开始说年初的体检,还有后面对幽门杆菌的担心,她的目光里有担心,有不知所措,更多的是一种求助。

男医生一脸平静,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说了句,"幽门杆菌,想治就治治吧",低下头,打开病历本开始刷刷地写着病历。

"什么叫想治就治?"乐乐听着不是滋味。

"好了,就吃这个四联单",医生递给乐乐一个药方,上面写满了药和吃法,又补了句,"吃上一个月,吃完了再来复查"。

"这还真得做个表,要不都记不住怎么吃。"乐乐是个理工女,做事严谨惯了,"饭前吃的,饭后吃的,一天吃两次的,一天吃三次的。不做表,我看是分不清了。"

"左氟沙星,这不是消炎药吗?"小A一眼看到了她认识的药。"我前一段扔了好多药,都是没吃过期想的,全扔了。"

"可不是,每次去医院都和去超市差不多,开药跟买吃的差不多。"

"估计都是有指标。这年头,医生逮住一个,都是使劲开药。"

"估计和咱们一个样,都是完成指标呗。咱们宁愿书在库里报废,也不能低折发出去。医生是宁可多开点量,吃不完浪费了,也不能少开,要不怎么促进GDP。"

人体很奇怪,有些病,不是吃药就能好的。病毒就像强盗,没得吃治安又不好,它就出来任意而为;可不愁吃,治安又好了,强盗也就没了活路。把身体喂饱,营养均衡,提高警惕做好治安,这是根本。胃病更是三分治七分养。过于担心和不担心一个效果。小A说了小时候自己得腮腺炎的"盼病"例子,让乐乐放宽心,别瞎想,才多大啊,想着杀幽门杆菌,不如少吃点刺激的,好好养胃。

"轻松点,别太紧张了,好像你马上就得癌了似的,心里紧张可是身体的大敌噢。"小A挑了下眉毛,坐回了座位。

其实小A也有幽门杆菌病毒,可她没有专门去治。她问过专家,这种菌人群里携带率很高,将近80%,有了说明胃是有点问题,可胃病不像其他的,养是关键,光杀菌不养胃,治好了也容易复发。

小A之前经常觉是自己有病了,最近突然又变想法了,不是只有自己,似乎是人人都有病。有的人病在里子,有的人病在面子;有的人病了别人能看到,有的人病了只有自己知道。

病在外面的可以去医院,医院对症下药,哪有问题治哪。分不清楚哪里难受的,就可以做个全身检查。可病在心里就不同了,心理医院少得可怜,而且心里的毛病,大家也多是讳疾忌医,就算意识到,也很少会去看。

"还得当自己的医生! "前一段小A去旅游了,看了大山大河,回来后,心里的阴郁一扫而光,看什么都觉挺乐。她开始找自己的脉,开自己的药,当自己的医生。都说久病成医,如果人人都有病,或看得见或看不见,或情绪或身体,或严重或不严重,那学习下如何工夫花在平时,做做自己的医生,自己要是都不了解自己,那别人又能怎么了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