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一个爱折腾的人,这些年总想做些什么。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有一个让别人羡慕的家,还算健康的身体(前段时间出点小状况,不过绝对死不了)。
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说我这样爱折腾的人其实是精力旺盛的。虽然睡眠并不太好,身体也有些小小毛病,然而内心就是这么彪悍!
我做过直销,学过英语,领养过流浪狗,为贫困地区捐献过衣物(当然只是一次),也曾想过拯救银河系(嘻嘻,有些厚脸皮),也曾主动请缨参加过业内大赛,赛况还不错。
总之,爱瞎折腾,折腾完之后,又觉得不是自己想要的,有时候也是不能坚持。(这些都不值得一提,也许等到我终于做成一件什么事的时候,狗仔队面前我会唾沫星子乱溅,说得爽歪歪。)
2
折腾几年后,发现躺着什么也不干也很舒服,而且能把手中的饭碗端稳也挺不容易的了。就开始和很多人一样糊里糊涂地过日子。(见我的一篇《你凭什么说我糊涂度日》)
微信上很火的一句话有一次点醒了我,“你的朋友圈决定了你的高度”(此文发表可能要招来无数个白眼和耳光)。直面残酷的现实,我的朋友圈好友,大多数就是我的同事,小部分是同学、熟人、朋友以及几个客户,还有几个偶然加入的狂热微商。
同事多了,你懂的,不是什么都能发朋友圈。
我觉得身边的人都是很享受当下的生活,于是我觉得我自己和别人有一点点不同。如果不小心说出“生活不只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句子,自己都心虚地感觉自己像个怪物。
3
我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约上高中的时候吧,读过一本不太出名的书,叫《如何悦纳自己》。那时候我只是单纯地被“悦纳”这个新鲜的词所吸引。后来,我主要流连于人际交往和心灵鸡汤的各类书中,估计现在写东西总有一种难掩的鸡汤味儿,青少年时的阅读史绝对脱不了干系。
正如一片叶子,随风飘浮,最后落到大地上。大家都知道那是最终的归宿,所以大家就努力使自己再轻一点,再轻一点,顺风而去,飘浮的时候最好蜷缩起来,阻力越小越好,你落地的时间就会长一些。
而我,觉得这就如同死去,昏昏沉沉,和死有什么区别?为此我写过一篇《请将每天的生活过得活色生香,才不枉费现在的你》。
4
我感觉最近一年,我虽然身在江湖,但心早已......
或许有人觉得我矫情,说你从本职工作中找到乐趣不也是很充实吗?我只能弱弱地回一句:有时候从现实世界抽离,钻到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这样您不觉得是人生的一大快意吗?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当我正发愁到哪儿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时,机缘来了。
我发现了《简书》。我总在奇怪,当我想寻找一样东东时,悲催地发现这个东东真的存在,不仅存在,而且生长相当壮硕了。
我像刚走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一样,只能偷偷地打量,明显地心虚。我多想唱出“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
当然这是悲观的眼光,乐观地看,我想找什么时,已经有人早早想到并将它发展壮大,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远了。这个世界还有多少我不知道的,像春笋一样勃勃生长的东西呢?想到这个,不禁热血贲张,不能自已了。
5
这几天疯狂地看简书上的各类各级文章,像患上了魔怔,我怕这激情来得快,去得也快。但同时我觉得这种状态非常好,我从一个气息微弱的垂垂老者,变成了寝食难安,新潮澎湃的热血青年,哎,活过来的感觉真好。
活过来要干些什么呢?
首先,静心看书。
为了让自己不要每天为写什么发愁,我要读读大神们提到的一些书。不怕各位笑,我以前读的书有些窄,也有些少,看小说只看热闹。现在我就从我没听过或没读过的书看起。写作时书,比如许荣哲的《小说课》;村上春树的《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什么》;爱情的书《霍乱时期的爱情》;时间管理的书《把时间当作朋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好习惯》;理财的书《小狗钱钱》。有些书,评价说可能没用,我个人认为不要道听途说,我亲自去体验。
其次,要向简书上的文章学习。
任何事情都不能闭门造车。每天花些时间去简书上看看别人的文章更新,或没有看过的小说连载,尽可能地去了解自己原来认为很生僻的领域,这方面不设限。不会吃西餐,先看看别人运用刀叉,怎样咀嚼不发出声音,自己应该也会渐渐地吃得很优雅。
同时,自己也要做到日更。
不要拿一千字来压自己。我的小臂膀很细啊,那就每天一百字开始吧!我相信,当我给自己定下日更100字的目标时,我怎么看都会做个好孩纸。
最最主要的,要专注地做。
不是为了在朋友中间炫耀,更不是为了靠这个发财。就是喜欢,就是找到了一个自己的爱好,每天都离不开这个爱好。
肯定会有怀疑自己困住的时候,这时候换个思路,打开自己,走进电影、电视,走进别的爱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很多大神也在文中提到了 它。是啊,万事相通,放松一些,会通过低谷的。专注地做,慢慢地它就成了生命中的一部分。
最后,感谢让我在有生之年遇见你。
让我深埋在心底的 一个梦,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敢说出口。让我本来暗淡无华的生活突然有了亮色,让我暗流涌动的内心有了激情!
让我每天都在这儿傻傻地走啊走,清风、流水、鸟鸣伴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