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听了一本书《烧掉你的船》,书的主旨是说人有的时候应该破釜沉舟,不要给自己留太多后路,这样子反而能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并把事情做成。
作者举了自己的例子,他在十六岁的时候,高中还没有读完,便打算去社会上闯荡,他觉得学历可以通过夜校来取得。当时他的老师和同学都劝他先拿到高中文凭再辍学,可是他认为去社会上闯荡更有意义。于是他从最底层的小工做起,一边打工一边读夜校,后来也拿到了夜校的文凭,并且自己的工作也做得不错。
后来他又从事了很多职业,每一次他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每一次他是全力以赴将自己归零。有一次他为了到哈佛大学做演讲,整整准备了一年,结果那一次的演讲非常成功,有一个听过他演讲的人给他写了一个纸条说:这是他听过的,最成功的演讲。他觉得非常自豪,把这个纸条装裱了起来。
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了值得依仗以及应该清除的各四类人。我们也可以自我诊断一下,我们以及我们身边的人,属于哪一类?
我们先来说值得倚仗的四类。第一类叫做远见者,就是能看清楚未来世界面貌的人。他能帮你把握未来的方向。这类人是最稀缺的。
第二类人叫做催化者。如果说,远见者是一个电影剧本的编剧的话,那么催化者就是电影的制片人。催化者会帮你的愿景落地。他们的组织能力、运营能力很强,非常擅长跟人打交道。
第三类人叫做执行者,执行者也是帮助愿景落地的人,但是执行者和催化者的区别是,催化者有一定的系统意识,但是执行者更强调在自己的细分领域里做到最好。换句话讲,执行者是一个可以为了树木,忽略森林的人。这类人往往责任意识很强,做事情很靠谱。
第四类人叫做沟通者,这里的沟通指的是对外的沟通。这类人承担了公关的功能。他们最擅长的就是讲故事,他可以把你的才华和你公司的光辉事迹,用充满感染力的方式讲给别人听。
作者说,如果你想造更多的船,让你的事业铺陈开,你需要倚仗这四类人。如果这些人比你的能力还要强,你更应该感到高兴,千万不要去阻碍别人。庸才会雇佣蠢材来让自己显得像个天才。但是如果庸才雇佣了天才,他就会变成天才。
同时,作者也提醒,还有那么四类人,会对你造更多的船形成阻碍,咱们来说一说。你也可以自我诊断一下,自己目前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第一类人,叫做打压者。这跟咱们之前提到的唱衰者有点像,他可能可以给你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但他从来不会给予你认可。这样的人,在作者看来,应该远离。因为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人是既可以给你鼓励又可以给你建议的,你没有必要去跟打压者相处。
第二类人,叫做掠夺者。他跟你相处的目的是掠夺你所擅长的东西,据为己有,但是他却不会为你创造价值。这类人非常擅长PUA战术,把身边的人哄得团团转,最终是只有他受益了。接下来说的后两种,属于组织中的大白兔,看似无害,实则有害。
第三类人,叫做受害者。这类人对人生总是充满了抱怨,非常影响组织的士气。作者在32岁的时候得过一场癌症,因此遇到了一群病友。这个癌症有95%的存活率,作者发现,这群病友对病的态度明显分成了两类。有一类人,天天都在哀叹自己的不幸,挂在嘴边的话是,为什么是我?但是还有一类人的心态却是,我们大概率能活下去,这不已经是一种幸运了吗?所以,作者意识到,面对同样的事情,心态不同,眼里看到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当危机来临的时候,受害者心态会暴露无遗。而这种心态会让人和组织,跌入无尽的深渊。
第四类人,叫做殉道者。这类人每天都在非常努力地工作,尽可能多地承担责任。看起来很好,但问题是,他们承担了超过他们能力可以处理的责任。这可能是因为他们不好意思拒绝别人,也可能是他们想逞能。糟糕的领导者会奖励殉道者,认为他们是劳模,但实际上,殉道者对于组织的公平机制是有破坏作用的,而且由于精力过于分散,他们可能一件事都没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