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除夕夜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日除夕。

小时候过年,盼着除夕夜。不用早起,睡到自然醒,醒来就有吃的。有时候是甜酒汤圆,有时候是甜酒粑粑。随便吃上一些,便可以去锅边守着看老爹做年夜饭。

你说年夜饭不都在厨房里做吗?为什么我不说在厨房守着,而是说在锅边守着?

哈哈,那是你没有经历我们那样的时代。从前我们住的房子都是爸妈单位安排的,有时候是一个通间,有时候是一个教室的三分之二(另外三分之一隔出来给了单身的老师),通常没有独立的厨房,煮饭做菜都是在走廊上完成。每天一到饭点,走廊上各家负责做饭的人都在挥舞锅铲,“呛呛呛”地敲击着铁锅子,合成一曲不合拍的曲子。

扯远了。说回老爹的年夜饭。

打从我记事开始,家里煮饭做菜的事都是老爹在做。平日里老爹做饭虽说从不将就,要求色香味俱全,但老爹准备的年夜饭总是一如既往的很精致,都是我们喜欢吃平时却嫌制作复杂的菜市,比如鸡蛋卷啊、白切鸡啊、小米渣、酸菜扣肉、腊肉香肠等等。

这些菜在现在听来都是稀疏平常了,不过在我小时候真的是要等到过年老爹才有空做。那时候我喜欢围着看,就是希望有一天我能学会,将来自己想吃的时候随时可以做。不过遗憾的是,我后来成长为一枚不挑食的吃货,因为不挑食,对食物的要求也就没有那么高,能吃饱和能吃好于我的意义差不多,所以我至今也没能做出能让人惊艳的食物来。

小时候最喜欢看老爹做鸡蛋卷,因为可以帮忙打鸡蛋。我喜欢感受蛋液随着手臂的舞动变成一个漩涡,蛋黄一点一点被打散,与蛋清慢慢融为一体。前然后看老爹在铁盘子上抹上一层油(那时候没有平底锅),将蛋液倒上去之后晃动均匀,直至成为一张薄厚均匀的蛋皮。待冷却后,卷上肉沫上蒸锅,出锅后切断装盘即可。

一般我们的年夜饭在中午时分便能完成。完成后,得先请家里的祖宗们用餐,然后我们才能上桌。开饭前还得放鞭炮,一时间,小镇里鞭炮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后来再大一些,我们把家搬到了县城,此后,大年三十的夜除了鞭炮还有烟火,特别是在凌晨十二点之后,烟火能整整燃上一个小时左右。

晚饭后,看春晚是惯例。不过在晚上我们小孩子还有一件大事要干——洗澡换新衣。洗去旧岁的尘埃,迎接新年!

而让小孩子期待的,莫过于在睡了一晚后,在新年的第一天,在枕头底下发现的压岁钱。

现如今,我们已经长大成人,成了那个放压岁钱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