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吃过晚饭出去遛弯。超市出口处两个年轻人坐着,面前堆了一些用作赠送的小物品。他们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寻觅等待着,希望有人前来办理信用卡。一旦有人目光稍稍逗留,就赶紧迎上前去。
正好老公只有一张信用卡不够用,遂上前咨询。年轻人热情地很,赶忙介绍起他们的各种福利优惠、各种方便快捷。
既然张了嘴也不好意思空手离去,于是半推半就的办一张。
各种个人信息填了一箩筐,突然发现没有带身份证。而且第二天开始要出差半月,想借着晚上遛弯的机会再送来拍照是不可能了。
年轻人有点儿傻眼,赶紧问:“哥你住的远吗?我和你去取行吗?”
老公过意不去,说你下班再过来取就行。
年轻人不放心,有点不好意思但又坚决的说,现在就跟我们回去。
本来就是出来遛弯,也没有开车,遂三个人走路回去。
路上零零碎碎的和他说两句话。知道他是银行的编外人员,和女朋友租住在外环一个小区里。这份工作刚做了三个月,底薪两千,办一张卡三十元,平时没有交通补助。
七月的天,动一动就汗流浃背。
年轻人穿着皮鞋长裤,整齐的衬衫紧紧扎在腰带,脖间还挂着某某银行的牌子。一路跟着我们上天桥、过马路、疾行、转弯。
到了小区门口,老公说,你就在这等吧,我待会儿给你送出来。
他不好意思的说,还远吗?要不我跟你过去吧!
老公说,没事儿,反正我也是锻炼,今天走的步数还没到呢。
等抛下他,我俩继续走回家,拿了身份证给他送出来拍照,才又折返回家。
老公说,看看,多不容易,折腾这么半天,办一张卡才给30块钱,这样的工作,有几个人愿意去做呢?
可是,他就在做。这是他在此时此处,能够得到的最好的工作。
(二)
去年装修,到最后一步安装灯具时,已是大冬天。
那是个周三,雪花飘飘,对方打来电话说待会儿过来安装。当时正在外面,说不好意思请等一会,那边说没关系。
赶回来没看到人影,楼道门口堆着一摞纸箱子,上面落了一层薄薄的雪花,依稀看到印着某某灯具的字样。
不远处有一辆很旧的银色面包车,他们早已等在楼下。
是一对夫妻,还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上楼时女人抱着那摞纸盒子,男人费力地扛着一个很大的梯子。
我赶忙说“不用拿了,家里也有”,女人解释说“这个梯子是双人的”。
进了门,他们让孩子在门口玩。出于“及人之幼”的心理,我赶紧让孩子进来,给他搬了一把小椅子,还拿了饮料,让坐门口坐着等。问他“你没上幼儿园吗?”,孩子摇摇头,没有说话。
夫妻俩把纸箱拆开小心的铺在地板上。一个装灯,一个处理天花板的电线。之后,俩人都爬上那个很高的梯子,一人站一边,互相搭手,把灯具安装了上去。
(三)
客厅的空调时间坏了,时间长了不值得修,索性换个新的。
35度的高温,一刻也离不开了空调。下单之后就催着对方送货。
第二天中午,门禁响了,对方已到楼下。赶紧开门,却半天没有动静。
过了很久,才看见楼道里一个大大的纸箱子正慢慢的向上挪动,空空的楼道,只有喘息声和沉重的脚步声。
离近了,才看到纸箱下面有一个瘦瘦小小的人。
四十多岁,皮肤黝黑,穿着蓝色的工服,上面有些许污渍。常年出力的原因,手掌粗糙,青筋暴起。
放下一件,转身下楼,去搬第二件。
硕大的箱子,在狭窄的楼道里,转身都困难,别说还是负重。
第二件终于搬上来,我赶紧递了一瓶矿泉水,他迟疑一下,说声谢谢,接了过去,从兜里掏出笔和签收单,我签收后,他转身走了。楼下车上,还有好几个大箱子等着他。
一分钟不到,电话又响了,是安装人员,原来他们早已等在楼下。
是一个年轻人和一个岁数略大的中年人,室外机需要出去安装,年轻男人跳出跳进好几次,中年人蹲在屋内裁割整理管子,两人都汗流浃背,后背的工作服湿了一片。
一番折腾,终于安装上了。临走,对方坚持要我打开手机,给他五分好评,其实这种事情,不用他说,我也向来都是好评的。但是为了让他心安,我掏出手机,打开软件,给每一项都评了五分,并拿给他看了。
(四)
看了太多“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标语,听了太多“你不好好学习,以后只能干这个”的话,有了一种错觉,似乎这些工作是简单容易、想做就能做的,是因为懒惰不努力,才退而求其次的。
然而,一个人的格局,和他的出身、环境、境遇有太多的关系,至于他的努力,也许只占很小一部分因素。甚至可以说,他的环境和处境,决定了他能做出的最大努力程度。
当一个人,温饱还没有着落,疾病却无钱医治的时候,他是做不到拿出大笔的资金、大量的精力来投入自身以及子女的教育塑造的。
他的当务之急,一定尽多尽快的换取到金钱,以应付燃眉之急。在他的思维方式里,用教育来换取生活资源,这种方式太慢,不确定因素太多。
城市的孩子,拿着点读笔,寓教于乐,边玩边学,开开心心的就认识了很多的生字。而农家的孩子,可能就要捧着书本,用更多的专注,更长的时间,反复的记忆,才能记住同样多的生字。
城市的孩子,回到家,冬暖夏凉,灯明瓦亮,吃过饭就可以安安静静回自己房间看书学习,农家的孩子,回到家还要帮父母做做农活,照顾弟妹,之后才能蜷曲在简陋的凳子上艰难地完成当天的作业。
而且,即便后者选择让子女尽可能多的去学习,教育的不平等也使得他们很难得到优质的资源。
同等的努力,可能他们的得到更少,而同样的收获,也意味着他们的付出更多。
于是,太多的不富裕家庭,选择了让孩子早早参加工作,赚取工资。而在充满竞争里的市场里,他们只能从事一些门槛低的、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劳动,换句话说,就是周而复始的出苦力。
而随着年岁愈长,竞争力却愈下。他们只能通过更加的辛劳,更多的付出,为自己换得养家糊口安身立命的口粮。
勤劳努力是重要的,却不是决定性的。
乡村里的农民,天还未亮就起床劳作,中年未到已腰身佝偻,但这常人难做到的辛劳,只能让他们免于挨饿,最多能做到衣食无忧,除此之外,哪有其他红利?
路边的清洁工,酷暑中没有空调可吹,严寒中没有暖食入口,日复一日劳作,年复一年付出,又何尝有高薪可拿?
他们的付出,是我们的二倍三倍。而得到的,却少的可怜。
太多的工作,我们看不起,看不上,然而,不代表我们能应付的来,或者说,有些工作,我们压根就做不来。
说实话,如果交换一下,我一天都坚持不下来。冬天太冷,夏天太热,没有空调不做,没有暖气不行,太沉扛不动,太多做不完,吃饭时间别太不规律,工资得够付孩子学费……而这些,都是大部分人对工作条件的基本需求。
所以,我从来不会轻易的看不起任何一份工作,因为我知道,任何一份工作,都有着我看不到、做不到、承受不起的艰难与不易。
我们的有些压力,在他们那里,只是一句矫情的话。而“生活所迫”这四个字,在他们那里,才真正被诠释的淋漓尽致。
对于我们拥有的,更加珍惜,更多满足;对于他们承受的,更加尊重,更多帮助。
这是我们唯一能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