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其实蛮不稳定的。前两天特别崩,但在读了顾城的诗之后好了很多。这个十几岁的男孩到底为什么能够写出这样美丽的诗句呢。他的文笔浪漫却不做作。尽管我还不懂朦胧派具体为何物,却也能感受得到他字里行间飘渺的美。我回去一定要照着他的诗集,每天都抄写一首,一遍一遍去品味。文学果然有力量,他让我烦躁不安的心灵安静下来,沉溺在他温柔的笔触下。
我果然喜欢温润如玉的人和书啊。淡淡的,轻轻的,就让我好几天都缓不过来。《芳华》青春落尽的悲凉,《边城》美丽温婉的湘西小城,一个个都令人浑身鸡皮疙瘩起。或许是我年龄尚小,还见过社会险恶,没经历过生离死别,那些书电影故事,我总是似懂非懂。感觉到了什么,却又说不清。其实我很小的时候就看过悲惨世界的汤姆叔叔的小屋,那时的我懂吗?不懂,比现在更不懂。但它也刻在我心里了不是吗?那些我已经记不清的情节,或许早已融入骨血中了吧?
感谢我的父母,也感谢小时候的我自己,喜欢读书。聪明和成熟本就不是从天而降的。那个在一本本书结尾后发呆思考,百思不得答案的少女,如今长大了。她看过了无数个作家创造的世界,无数本书中隐藏着的对社会的讽刺。她见过美丽的文笔,见过跌宕的情节。见过生离死别,见过壮烈牺牲。她早已在别人的故事中活了好几世。
科技和信息越来越发达。她开始被浮华的各种娱乐吸引眼光,但她却忘了,她最初的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