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驭命运巨轮 同扬共赢风帆

       驼铃声犹在,高铁笛声新。近日,习近平主席赴阿斯塔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同中亚五国元首分别举行双边会晤,并发表题为《弘扬“中国—中亚精神”推动地区合作高质量发展》的主旨发言。这不仅为中国—中亚关系注入持久动力,更为纷繁复杂的国际舞台提供了一种超越零和博弈、寻求互利共荣的新型外交范本。中国与中亚各国以“中国—中亚精神”为帆,以“合作共赢”为舵,正协力驾驭着这艘命运与共的巨轮,驶向一个更加和平、繁荣、公正的来海平线。

       历史回响铸就文明纽带。中国与中亚的交往史,是一部文明互鉴、命运交织的壮丽史诗。那蜿蜒千年的古丝绸之路,早已超越单纯贸易通道的范畴,成为不同文明彼此倾听、相互滋养的永恒见证。回望历史长河,长安城内的胡商络绎与撒马尔罕的集市灯火遥相辉映;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与布哈拉经学院传诵的智慧典籍交相辉映;玄奘西行求法的坚韧与粟特商队东来的足迹共同编织出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璀璨华章。这份深植于血脉的浓厚情谊,历经岁月的洗礼而愈发醇厚。从最初的睦邻友好,到建设性的伙伴关系,再到共同擘画命运共同体的的宏伟蓝图,双方关系的每一次升华,为今日“中国—中亚精神”注入了独特内涵与持久生命力。这份源于历史长河的精神财富,是双方关系行稳致远的“压舱石”与“指南针”,赋予其穿越时代风云的持久生命力,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奠定了无可替代的情感与道义基石。

       平等务实浇灌合作之花。中国—中亚合作的高质量发展,深植于中国一以贯之的平等尊重、务实高效的外交理念与实践。面对中亚各国,中国始终秉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原则,从不以大国自居,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强加单一发展模式,真正将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落到实处。每一次高层互访、政策磋商,都充分尊重各国基于自身国情、历史传统所选择的独特道路与发展方略。跨境铁路运能的飞速提升,到蓬勃发展的农业合作,再到新近建立的产业与投资部长级对话机制,为双方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对接与高水平投资合作,搭建了制度化的高效平台。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丰硕成果,正是中国外交“言必信,行必果”庄严承诺的生动写照,是其重信守诺、一诺千金特质的璀璨光芒在扎实推进中熠熠生辉的最佳明证。

       民心相通滋养深厚根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国与中亚合作之所以能根深叶茂、行稳致远,源于双方源远流长的文明交流与日益深化的民心相通。古老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驼铃声声的商旅通道,更是一座跨越时空、承载着艺术、哲学、科技等人类共同智慧的璀璨文明互鉴之桥。进入新时代,双方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深入推进人文交流。随着便捷的跨境电商让中亚特色商品飞入中国寻常百姓家,也让物美价廉的中国电子产品、日用品丰富着中亚民众的生活,共享经济全球化的便利。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现代化的通信和基础设施建造能力,正深度融入中亚各国的产业升级进程,让合作发展的红利直接惠及千家万户。正是这份植根于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广泛认同,为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注入了强大而持久的内生动力与无惧风雨的非凡韧性,让中国—中亚友好合作的巨轮在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永不偏航。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