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自由这么美好的事,我们为什么不现在开始?

猫叔小灶群今天话题是:如果你实现了财富自由了,你想做什么

1、我想到了什么

财富自由,第一个念头是,它应该象征着很多很多钱,不用为钱发愁。而群里的话题等同于几年前,人们所问:中了500万彩票,你想做什么?这在当时还是个庞大的数字,大多数人的答案可能跟吃、喝、玩、乐有关,而现在,500万连6环90平米的房子都买不了。央视有个有趣的采访问的是:中了500万你想做什么,这个被访者很憨实地回答:继续还贷。听完,顿时觉得这个被访者回答地如此接地气、机智又贴切。

实现财富自由不是数字,不是你有多少钱。更确切地说,它是一种状态。

李笑来老师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上是这么定义的:所谓的个人财富自由,指的是某个人再也不用为了满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时间了。

原来能自由地支配时间,不用为了生活卖时间,那句江湖话就是:丫的,爷也有钱了,咱自由了。我们终其一生,都是在用时间换取价值,有的人是在贱卖,有的人更象个妖股,一路狂奔到令人咋舌的高度。有时是为了换取金钱利益,有时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

2、别人的答案

这一天,时不时看看群友们的回答 ,主要包括那几个类型:

1)提升自己,学习新技能

2)脱离现在,好多人表示立马表示愿意辞职

3)帮助别人,不少人表示帮助亲人、朋友,帮助社会等

4)享受生活,比如说环球游、说走就走

5)买买买,群里大部分说的最多的是买房,买X套房、买别野、买海景房

而我的想法也不免落俗地都在这几个答案里面打转,后来想想,我们似乎掉进某个知识陷阱里。

3、你是否陷入“知识陷阱”

正如笑来老师在专栏所说,大部分人对于财富自由的理解程度仅为:

等我赚够了钱,我就天天____________ ,这种想法普遍到接近5百人的群90%都是这样想的(包括我自己)。

比如有人说,等我赚够了钱,我就天天打游戏,这时的你已经把“打游戏 ”理解成了一件价值很高的事情,甚至高到“那是要在财富自由之后才能天天做的事情”。这样做的害处是,手中正在做的事,相对来说就变得没有那么重要,跟诗和远方比,眼前变得苟且。你会发觉得比起那天天打游戏,正在做的事价值如此之低,而你一旦生出这样的念头,你将不可能静下心来做那些真正能让你获得财富自由的事情。

把一些内心想做,又害怕无法实现的事总是”等我如何如何之后,我就XX“。这不但让你更远离,而最终那一天就真的无法实现了。而正常的状态就是我目前做的正是我想做的也是能让我实现自我成长,让我未来增值,通过积累产生长时间的复利效应。而那财富自由象是自然而然的事。就象笑来在分享当中所说,即使我现在实现了财富自由,我仍然会努力工作一样,钱花不掉就捐出去嘛。而挣钱的能力却是我越来越得心用手的事。我怎么可能停止使用?

在你获得财富自由之后,我们还是会做事情,我们更多应该去关注成长,而不是关注成功。有不少人说获得财富自由后立马辞职,那应该想想,我现在所做的不能让我成长,就算你有没有获得财富自由,你都该思量这份工作该继续 。不管你获得了怎样的成功,你依然要不断成长,财富自由不是终点,而是一个里程碑。就算是管钱或者花钱也是有一定套路的,不是么

4、我该做什么

当群里作为话题讨论,我们不但要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来郑重思考并回答,还应该作为改变我们行动的起点。换句话说,认真,你还真就赢了。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一定时期内每个人拥有的时间相同,如何让你的价值更大?如何让你能跑过别人?笑来老师曾经说过一个挺有意思的类比: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在没有到达第一宇宙速度之前,你都会被地球“拉”回来,直到你达到第二宇宙速度,才能飞离地球。想要摆脱地心引力飞出去,得超过第二宇宙速度。而你要摆脱财务上的重力加速度,你挣钱的速度一定要快。

时间是你的稀缺资源,而且它是有天花板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时间增量,提高时间的价值。

在我们还没获得财富自由之前,我们应该认真思考把自己的时间放在哪。因为你每出售一份你的时间,不要想成一份工作,那真心的是在卖命。

提高时间价值的三个点:

1)不要害怕作出选择,成长才是关键

多问问自己,我现有的工作能帮助我成长么?还是把第一年工作重复了五年、十年?仔细想想,新到一个公司,除了头一年业务能力提升比较快外,其它的时间好象都在重复第一年的工作,是否把一个工作干了多次而已。想想一个老师会在后来的两三年时间里停止成长,不再有能力上的积累。

世界在改变,我们不能依靠过往已经停滞成长的能力,还想着天天在家葛优躺,等待天上掉馅饼。我们应该作出选择、作出改变。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所应该考虑的是,我现在是否躺在温床,害怕 学习,害怕外界的变化,害怕跳脱稳定。

每一次的选择,都要从自我成长考虑,每一次选择,都要考虑自己还需要什么能力,以及新的选择对以往的能力是增强还是获得新的能力?

2)我是否能创造比工资更高的价值

职场也象股票市场,有些人价高点, 有些人价低点。而关键在于你是不是一只绩优成长股。无论你现在价高还是价低,那只是目前市场对你的估值而已。而“估值”与“真实价值”之间总是有偏差,有时是前者大点,有时是后者大点。而让这个估值上升的方法,就是提升自己的价值。因为估值不一定客观,有时极高,有时极低。我们更应该忘记估值,关注价值。

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就有一个参照公式:我的价值是否等于或大于2*我的估值。这个估值在你工作场所就是你的工资,在你想着老板是否给低了你工资时,应该多想想,我是否能创造比工资更高的价值。如果不能,那就是你的估值过高,你所做的,就是让自己不断成长,让价值跑赢估值。一个成长性极好的股票,虽然目前处于低价洼地,但从长期来说,它总是呈上涨趋势,那它如同有价值的你,总能跑赢大盘。

3)我是否有足够的耐心

在耐心这件事上,绝大多数人总喜欢看到即时反馈、即时满足。

还记得那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吗

大约50年前,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Walter Mischel做了一次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他找来三十多名学龄前儿童参与实验。实验开始前,这些小朋友被告知:你有两种奖励可以选择,一种是一颗棉花糖,你随时可以吃到;另一种是两颗棉花糖,但你得等一段时间才能吃到。

小朋友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有的在实验开始后迫不及待地把一颗棉花糖吃掉,有的则选择了默默等待,或是用其他方式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以获得两颗棉花糖。有趣的是,几十年后,当Walter Mischel教授对当年的实验参与者进行回访时,他发现:当年那些为获得两颗棉花糖而付出等待的小朋友,在长大之后有着更好的人生表现——获得更高的考试分数,拥有更健康的体魄,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棉花糖实验的后续研究表明:延迟满足的重要性远不止获得双倍的棉花糖那么简单。心理学家们发现,人在获取延迟满足和立刻满足时,大脑中被激活的区域是不同的。前者激活的区域更擅长进行深思熟虑的思考和计划,让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去做好眼下,不断的积累让自己成长起来的能力。就象我们看了几本书、报了一两个班就等着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一样,能达到什么效果一样,关注点应该放在我在此过程中,我学到了什么,这种能力能迁移到别的地方吗?

财富自由象是我们的梦,它象离我们很远,又很近。觉得远的人只是当成梦想偶而想想,觉得那是很美的事,如果哪天能砸中自己那真是走运了。而觉得近的人,以此为目标,从搬起第一块石头开始,思考、计划并行动一步一步到达那梦的地方,让自己一步一步从台阶跨过去。一步一步积累,而那到达只是路过的风景,是里程碑,而非终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