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朋友送来自家栽种的梨,让我尝尝。其实往年这个季节他都会送来,奇怪的是今年的吃在嘴里会觉得味道奇佳。梨的外表并不出众,既没有这个品种那种透出红色的皮质,肉质也略显粗糙。但让我意外的是,梨水质丰润、味道酸中带甜,口感甚和我意。
尝罢一个,突然想起有另一密友就特别喜欢这种口感的梨。想开口问梨友市场价,又怕对方碍于朋友关系只给货不收钱。犹豫了一下,找了个借口,说梨很好吃,想要帮别人按市场价购十几二十箱。只是如此拙劣的话术,在都是淌过“江湖水”的梨友耳中,却字字词词里都能听出千百个意思来。梨友爽快地说,有、有、有,要多少都行,你定个时间我送来,却绝口不提价格的事。一时觉得自己真是嘴欠,分明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偏又开了口,现在说出去的话收也收不回来。
庆幸的是,和梨友几十年的交情,似乎也没必要这样在意。隔天,便也没将这事更多地放在心上。
这些日子连天暴雨,每天都有防洪防汛的各类信息发出来。今天下午雨中驾车上班,途中,梨友突然打电话来说,梨已经采好并已装箱,问什么时间可以送过来。一时觉得愧疚,倒不是钱的问题。这样的天气,朋友也是五十好几的人,却为着这几箱梨冒着雨去采摘不说,还如此上心地装了箱。手握着方向盘,一时不知该说点什么。只是似乎隔着雨帘和电话,也能看到梨友满脚泥泞、一身疲惫地站在面前。
半响,张口说:老友,真不好意思,让你这样操心和出力......他在电话那边呵呵一笑,说:这么客气干嘛,再这样说就生分了。
我知道这是他的安慰话,但心里仍是自责。只是事已至此,说多也无益,只能暗暗下定决心,再好吃再想要的东西,今后万万不能以这种方式来获取了。
像我这样坏不起来也料不下去的庸人,和朋友相息的最好方式,也许只能是互不相欠,才会最感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