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30岁的教授比不过3岁小孩


孙博士说法的第129篇原创文章


这是一个真实故事。

昨天《赶紧查下,你家是否有这种隐形夺命杀手》(点蓝字可看)投票调查情况如下:

截至目前,对是否重视家里的安全隐患问题,93%的人表示重视。

今天聊语言的习得。不保证不跑题。 涉及观点部分,仅代表个人观点,错误在所难免。


图片


《这两种做派,你喜欢哪种》(点蓝字可看)推出后,有读者留言,说期待后续推文中,能看到小女英语学习效果。

读者的留言,令孙博士想,或者我们出国前的一些英语学习经历,更值得分享。

话说自己有过十分痛苦的英语学习体验,另外,也是基于自己对语言的认知,孙博士期望:

小女从小,能自然而然地习得英语。

孙博士虽然英语很烂,但勇于尝试,而且认定的事情,一般会说干就干,认真执行。

从小女开始学说话,自己就试图,让她中、英同步学习。

当时的想法是,要是错过最佳语言学习时期,以后要费的时间,会以几何级数上升。学习也会更痛苦。

相反,若能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就给他这个语言环境,那一定是事半功倍。

学习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轻松愉悦。

这个道理,相信大家都懂。但自己观察下来,能做到从孩子牙牙学语起,就给英语环境的,好像不多。

身边也总有朋友,问孩子的英语怎么提高,孙博士给出建议:从学说话开始,就创造英语环境。

真正采纳的,几乎没有。

这会儿想起,有些朋友问孙博士这个问题时,孩子已经在读小学。

那只怪,孙博士没在朋友孩子出生时,就给建议。稍等一下,想起来了,其实有的也给过,只是没人当真。

也许有人质疑,博士你说得轻巧,我们自己英语说不好,怎么能给孩子英语环境。

孙博士想说的是,只要你想,就一定可以,执行起来也不难。

这里先聊下,小女4岁半出国前,自己是怎么实践的。

那时候,还没有Ipad之类的东西,英语教学软件还不流行。自己帮小女买了,非常多的英语绘本故事书。

印象最深的一套书是, 苏斯博士(Dr. Suess)。书很有趣,我们反反复复,读过无数遍。

还买了很多英语原版影像资料,如米老鼠和唐老鸭,其他迪士尼经典动画片等等。


英语原版动画片,差不多每天有固定时间,让小女看。

对此,自己的体会是,不能等到孩子完全听懂汉语,才开始给他看英语动画片。

那样,孩子会排斥。孩子会倾向于看汉语动画。因为英语动画片听不懂,看起来,不那么轻松。

孙博士猜测,这当中,是不是和语言最佳习得期有关系?

又或许,是因为,在已经习得一种语言的基础上,第二种语言的习得,难度会加大?


这个中缘由,自己没有想得很清楚。


图片


那时候,为了能教小女,孙博士自己也开始练习口语,用的教材是《美国英语900句》。

还搬出了以前买的小霸王英语复读机。对,就是成龙做代言的那个。

真没想到,孙博士和成龙大哥,竟有这么美好的交集。

在带小女去美国前,小女的英语程度,举2个例子,或许更直观。

那时候,我们从北京回到上海不久。小女还不满3岁。

一天,外面起风了,比较冷,孙博士带她从外面回到家里,刚到客厅,小女很自然地说了一句:

It 's warm and cozy here. (这里温暖舒适)

这令自己很诧异。追问小女,为什么会说这句话。

小女跑去书房,找来一本英语绘本书,打开,指着书中的图画说,这里就有啊。

仔细一看,她说的那个句子,果然就在图画下面。

书上的英文,孙博士应当给她读过好多遍。可孙博士完全不记得,也不懂自发运用。

还有一件小事,发生在在同一时期。

有位女性朋友,到孙博士家来玩。她有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所以对孩子比较关注。

当她看到2岁多的小女,在客厅一个人起劲地看着英语动画片,竟然能看懂,觉得很有些不可思议。


图片


可能正是因为,小女平日看不少英语动画片,《语言不通,独自带娃去美国是怎样的感觉》提到:

我们去访问,在洛杉矶转机时,小女和那个叫Shy的小女孩,一秒钟就打得火热。

记得刚到美国没几天,一次带小女去超市购物。

路上碰到上海某大学的一位访问教授,30岁出头,比我们早半年去。教授人很随和,不太端着像教授。


有印象那位教授在访问期间,平日不太开口说英语。那天也是用中文逗小女,问,小朋友,你喜欢美国吗?

小女用中文回答,喜欢呀。

然后彼此还聊了些,生活是否习惯等无关痛痒的话,此后,就没怎么往来。

过了差不多3个月,小女过生日。

当天,小女跑到我们所住公寓物业办公室去喝水,办公室一位叫Jimmy的小伙子,听说是小女的生日,就对小女说:

XXX, happy birthday!(生日快乐)

小女秒回,you too(你也一样)。听了小女的回应,Jimmy和孙博士迅速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抿着嘴偷笑。

那天,孙博士为小女搞了一个生日派对。邀请了幼儿园的几个同学,还有教会认识的小朋友。


图片


(生日派对照片)

记得到那时候,小女已经不说汉语,完全用英语交流。即便和孙博士,也只说英语。

一方面是因为,她已经习惯了英语的表达,另一方面,孙博士自己也需要,拿小女做免费的口语陪练。

大约就在同一个时间点,我们又碰到前面那位教授。

教授像是已在小镇上访问了9个月。印象中,教授的英语口语,几乎没有长进。

那天,一碰面,教授就开始观察小女说英语,听得目瞪口呆,然后很感慨地叹了口气,又略有点愤愤不平地说:

小孩学习语言,真他妈神奇。

(未完 待续)

看完文章,有什么想法,要不,关注了,聊几句再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