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很小的事与人发生口角,争论不休,直到列举数条理由,唇干舌尽,对方才偃旗息鼓。生来本无物,何来惹尘埃!心生感叹,身不由己的套上这句,看看挺合适,继而引发深思。
与人一场无意义的口舌之争能说出对方N个不是之处,可为什么读一篇文章,不管读一遍、两遍甚至重复多遍也未能明白其中的含意?更别说手法、技巧之类,读完作总结时,往往憋得抓耳挠腮,两眼通红,才能写上两句,其余愣是两眼茫茫,再怎么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笔就像施了磨法一样,拿起又放下,放下再拿起,如此反复,就是写不出一句多余的话,真正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觉得学习一篇文章比写一篇文章更难,更深奥。
我超羡慕那些写读后感的人,他们对文章的场景、人物、对话、神态、心理、以及布局结构都了然于胸,特别是文章的寓意与哲理,不管隐藏多深,多巧妙,他都能敏锐的一针见血的写出来,而且妙笔生花,牵引你跟着他的思路,像鸡啄米似的一路吃下去。他们说到哪处都能信手拈来,滔滔不绝,真认人怀疑那篇文章的出处,若不是看到文章未的暑名,还真就是了!
学习写作,不仅学习方法、技巧,还要学习分析文章,写读后感,学会做笔记、总结,这是我学习写作以来这些日子的心得,而我一个小白,既不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笔下的神童方仲永,有过人的天赋,也不是有家庭背景的人,有环境的熏陶,哪有那么大的神本事,一上手就能写出那么牛掰的文章?自然是不可能的事,净有羡慕的份了。
可再羡慕,也是人家的本事,干瞧着,眼热、心痒。人家练的功夫并不是三天五天、而是三年五载,甚至数十年才打磨出来的,个中的辛酸与努力只有人家自己最明了,他的今天付出了什么。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人家的功夫藏在身上,长在脑子里,岂是随便看看、三言两语便能拿走的?
我是一个初学者,文化低,底子薄,机缘巧合,来到简书,燃起对写作的热爱之心,继而对生活充满期待。
尽管前辈的经验之谈让小白的我少走了不少弯路,受益非浅,然而这并不能让我在所学的道路上畅通无阻,一马平川。我的学历、眼界界定了我的手脚,让我惶惶然,深知这条路上的艰辛与障碍,不知道有多少个未知在等着我,更不知能走多远。
我感谢简书,让小小的我扬起梦想的风帆,希望在写作大军的路上留下自己的脚印!呵呵,可能痴人说梦,自不量力!可现在的自己就拥有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勇气,不知者无畏!一腔热血,此时不说,更待何时!以后的事情谁又说的准、看的清呢?连说的勇气都没有,谈什么梦想!
似乎说的有点激动,有点自言自语,但是表明一下态度与决心觉得非常有必要,要不,老师们怎么会侧眼对写作小白的我赐教呢?
我是一个初学者,零基础的写作小白,想让自己的爱好与梦想照进现实,希望简书的老师多多指教,与简书一起成长。